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微”字当头 汇聚主流强音

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打造团青交流“直通车”

本报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霍逸冰 王芳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9日   04 版)

    “关于购买学生票,铁路部门为大家制作了简化图表,请要购买寒假学生票的朋友留意!”12月13日晚10点多,“成都共青团”微博发布了一则购买火车学生票的实用资讯,立刻引发了大学生网友的围观,许多人在评论中咨询购票细节。

    像这样的案例在“成都共青团”微博上比比皆是。除了实用资讯,微博上还有“心灵鸡汤”、热门话题讨论等。越来越多的年轻网友成为“成都共青团”的“粉丝”,官方微博发布的许多内容,都能得到网友的大量转发和评论。

    近年来,团成都市委通过打造以“成都共青团”微博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联系、引导和服务青年,打造了团组织和青年沟通交流的“直通车”,提升了共青团组织在青年群体中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导向力。

    小微博大能量

    在政务微博圈,“成都共青团”颇具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自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

    今年7月4日,12岁的少年文文(化名)离家出走,父母找了半个月也没找到,父母的朋友突然想到可以发微博求助。

    在核实信息后,7月18日中午,当时已拥有32万“粉丝”的“成都共青团”微博发布了寻人启事,这是官方发布的第一条寻人启事。随后,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等微博名人,成都发布等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该启事,微博转发量迅速升至2000多次。

    大量的转发使事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很多网民通过微博记住了孩子的长相。第二天中午,一位市民在成都52路公交车上发现了这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用手机上网比对照片之后,这位市民确认,坐在身边的孩子正是她在微博上看到的文文。随后,这位市民联系上文文的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家人。

    翌日,这个微博寻人的故事在成都的媒体上大篇幅报道,受到市民的广泛称赞,也为“成都共青团”微博赢得了声誉。

    微博虽小,却发挥着大能量。组织、引导、服务、维权,是团的四项基本职能。有了微博,团成都市委使这些职能在虚拟空间得到延伸和放大,并在现实中惠及广大青年。

    今年7月16日,“成都共青团”微博收到一位网友的私信,对方称自己的表妹和她近百名同学利用暑假在成都市某郊县一家食品包装厂打工,不过此前谈好的工资却被老板克扣了一大半。网友说,表妹和她的同学找老板理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遭到粗暴对待。近百名同学正准备到工厂门口聚集,给自己讨个说法。

    “大学生在暑假打工遇到困难,事关青年权益,团组织理应伸出援手。”收到私信后,管理员马上通过电话调查核实情况。

    在确认事实无误后,“成都共青团”官方微博将情况反馈给成都市有关部门。随后,通过政府渠道,克扣工资问题迅速得到了解决,成功化解了一起潜在的群体性事件。

    从上午10点收到求助私信,到下午6点问题得到解决,整个过程仅8个小时,该事件也成为团组织维护青年权益的典型案例。

    “成都共青团”微博坚持“虚”功“实”做,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从今年7月起,一直稳居全国城市共青团微博影响力榜首,并获得2012上半年全国“政务微博十佳应用奖”。获奖词是这样说的:“共青团的服务主体多是在校青年,此微博很好地把握住了需求的不同,更多地在心理疏导、行为建议、帮助学生走进社会等方面下功夫,有效地帮助青年学生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心理转换。”此外,“成都共青团”微博还获得“2012四川十大优秀官方微博”、“2012年四川省十大政务微博”等荣誉,入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全国十大共青团机构微博”。

    “微字头”系列产品扩大团的影响力

    在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共青团工作的过程中,团成都市委创新工作手段,开发出了一系列“微字头”的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服务青年的阵地。

    最近,在成都地铁的各个车站,总有乘客在显示屏前驻足凝视,观看播放的成都青少年法治微电影大赛的入围作品。

    该赛事启动两个多月来,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广泛关注。许多年轻人把身边的小故事拍成微电影,提交给组委会的同时,也发布到互联网上。小小的法治故事,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一位市民在地铁站看过微电影后说,小小的作品让人深思,微电影形式新颖、内容鲜活,感染力和传播力都很强,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法制教育,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近日,成都青少年法治微电影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受到团中央的关注。12月16日,团中央权益部、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共同举办的“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奖赛颁奖仪式上,成都青少年法治微电影3部作品《欠条》、《一天一天》、《心愿》获奖,团成都市委与其他5家团组织一起荣获优秀组织奖。

    团成都市委书记惠朝旭说,“微电影”这个新媒体平台,潜移默化地渗透和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增强思想引导和法制教育工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这符合青少年的实际需要,也是成都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而这种“微”探索还有不少。“微游戏”利用中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益智类、趣味性竞技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培养中学生的协作能力、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跨地域的“微访谈”,邀请各界知名人士与青少年在网上互动,围绕就业创业、理性消费、婚姻恋爱等话题展开探讨,发挥了思想引导的作用。

    另一“微产品”——“微聚落”也即将上线。57个青年工作微博将聚集在一起,集中展示和发布内容,成为成都青年的微博集结地和互动交流平台。

    这些“微字头”的产品就像一个个小喇叭,经过有序整合,汇成了一组美妙的立体音响,使团的声音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有效实现了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

    全媒体汇聚青年工作主流强音

    上述产品的策划和实施,都出自一个名为“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的平台。

    近年来,团成都市委深入贯彻“两个全体青年”要求,积极适应青年群体新变化,主动顺应媒体发展新趋势,认真探索影响青年和引导青年的新载体和新路径,与主流媒体、电信运营商、驻蓉高校、企业、区县团组织等联手,共同打造“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力求让团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传达到青年,让团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影响到青年。

    2011年年初,团成都市委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跨界合作,组建独立的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实行实体化运作,发挥市场化力量,坚持公益化方向,开创共青团组织与主流传媒跨界合作的全新模式。

    两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团成都市委打造了“1+1+N”的工作模式,即以一个全媒体中心作为中枢、一个青年传播联盟作为纽带、N个青年通讯站点作为网络支撑,汇聚并强有力地发出了共青团的声音。

    成都地区的学校、企业、区县青年媒体和青年意见领袖,也在团市委的号召下,组建了成都青年传播联盟,形成了以联盟秘书处为中枢、联盟各成员单位为支撑、青年通讯站为网点的联盟资源共享网络,实现了成都青年资讯的多媒介覆盖和多渠道传播,有力地延伸了共青团工作触角。

    上述工作汇聚了青年工作的主流强音。在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旗下,“青椒网”青年主题网站、“成都共青团”官方微博、“成都青年”手机报、《天府早报》青年双周刊、《今日少年报》、《成都青年》杂志以及户外新媒体传播平台等,已经成为团组织和青年沟通交流的“直通车”。

    团成都市委书记惠朝旭说,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是成都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的一个尝试,下一步,团市委将加大产品策划、项目设计和传播力度,推动“内容供应”向“产品供应”转变,努力实现“让共青团鲜活地、有水准地、深度融入青年之中”的目标。

本报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霍逸冰 王芳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2月19日 04 版

东亚舞台上的持久较量
明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明确四大重点
成都青年全媒体中心打造团青交流“直通车”
2012中国志愿服务博览会开幕
一汽丰田推“安心车主行动”惠及数百万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