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这场由打工者自编、自导和自演的春晚,将献给他们的3亿工友。
这些具有草根style的歌声和舞蹈,将给人们带去来自打工者的温情和感动

大声唱歌,让世界听到我说

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影报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09日   08 版)

    1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王德志和搭档孙元在电脑前,一遍遍地回放前两天他们在“工友之家”元旦联欢会上的演出视频,仔细推敲着新编的相声段子,希望在第二届“打工春晚”上表现得更加完美。这间十来平方米的屋子,被床和摆满书的书柜占去了大半,妻子在床上照看着刚刚出生的小儿子,顽皮的女儿不时凑上来搂着王德志撒娇。

    皮村,北京著名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距北京市中心约20公里,常住人口1000多人,流动人口过万。2012年1月8日,第一届“打工春晚”就是在这里录制的,通过网络传播,“打工春晚”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二届“打工春晚”将于1月26日举行,发起创办方——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孙恒表示:“我们希望‘打工春晚’能够成为反映打工者心声的春晚,能够成为打工群体展现自己精神文化的舞台。”

    王德志是“打工春晚”的策划者之一,出生在内蒙古。1995年,18岁的王德志只身来到北京,想要实现他在春晚说相声的梦想。2002年,在北京过着打工生活的他认识了来自河南的流浪歌手孙恒。之后,他们组建了“打工青年艺术团”,开始辗转在北京各建筑工地,义务为工人们演出。2004年,艺术团的第一张专辑《天下打工是一家》卖了10万张,大家决定用7.5万元版税在皮村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从此他们在皮村扎下根来。

    2007年,他们在学校附近租下一个院子,建起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和工友影院,又将一个帐篷剧团表演留下的帐篷改建成剧场,取名“新工人剧场”,剧场内的桌椅和音响设备,也是其他剧场淘汰下来的。说起剧场的名字,王德志特意解释:“始终不太喜欢农民工这个称呼。我们是以农民身份进入城市,但是现在干的活儿就是工人的活儿,所以应该是新工人。” 2012年 “打工春晚”就是在“新工人剧场”录制的,今年的演出时间眼看就快到了,工作人员特意在墙上贴上了一块简陋的倒计时牌。

    这一天,艺术团团员分头忙碌着,团员许多来到同心试验小学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并琢磨着挑选几个小演员,在“打工春晚”上,孩子们将表演合唱。教室的另一头,学前班的朱秋燕老师正带着几个同事排练舞蹈。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又赶上期末考试,参加表演的12个人总是凑不齐,只好先分组练习,再找机会合练。朱秋燕在“同心”工作已经有7年,爱人是艺术团的一名鼓手,平时都忙,孩子太小她只好带在身边。教室墙角,一张小床上,盖着两件棉衣的孩子睡得正香。

    在距离皮村30多公里的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曾在第一届“打工春晚”上表演舞蹈《疯狂清洁工》的“木兰社区”文艺队也赶着为今年的演出排练。位于北京五六环间的东沙各庄,同样聚集了数万名打工者,原本不宽的街道两边挤满了各种摊档,几经搬家的齐丽霞和“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就驻扎在这里。

    2004年,在深圳打工的齐丽霞第一次接触到公益事业,这让每天在生产线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她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活法。她决定离开工厂,开始从事农民工权益的公益普及。2010年,来到北京两年后,齐丽霞和几名姐妹自发组成民间公益团体——木兰社区活动中心。现在的木兰社区活动中心有150平方米左右, 2000多册图书。在这里,她们为打工姐妹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还为打工者家庭的孩子们开设兴趣小组、冬夏令营。

    “我们打工姐妹的朋友圈子不大,业余生活更是极度缺乏。”从文艺活动开始,社区渐渐吸引来一些打工姐妹,她们在这里“聊聊天、唱唱歌,讲讲自己的经历。”

    “我们也有情感,也有梦想,为什么没有一首歌是唱我们的?为什么没人唱我们的心声?”一次聚会上,一个打工姐妹的发问,点燃了大家为自己写歌的激情,“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追求梦想”,不到200字的歌词,大家写了两个月,这就是她们集体创作的第一首歌——《木兰花开》,也成了木兰文艺队每次演出的必备曲目。这一次,她们将站在“打工春晚”的舞台上演唱一首新的原创歌曲《我要大声唱歌》:“我要大声唱歌,要让世界听到我说。我要大声唱歌,要让世界听到我们说。”

    木兰社区文艺队现有十几名成员,她们中间有装修工、家政工、超市营业员。周末,她们坐在一起聊生活,讲经历,收集素材,共同创作歌曲、舞蹈、小品等。每年大大小小的演出有近30次,建筑工地、高校、世界妇女论坛,都留下了她们的歌声。

    刘文敏5年前来到北京,做过外销员、幼儿园生活老师,现在为一家公益机构做家政服务。每天早晨刘文敏先到村子里的菜店采购,买菜时她都会掏出小本,把每样蔬菜的价钱写得清清楚楚,最后请菜店的老板签字。“做事就要讲信用,让人家放心,这样自己也踏实。”然后,她拎着买好的菜坐上几站公交车,来到工作的地方,卷起袖子就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十几个人的饭菜就端上了桌。

    在这家公益机构工作,刘文敏接触的都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她触动很大:“这些人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过着安逸的生活,可他们却一年到头连星期天都难得休息,他们给留守儿童带来温暖、欢乐,帮助像我这样的打工妇女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和舞台。”她琢磨着,日后回老家要办个托儿所,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温暖。

    王利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虽然住的地方离活动中心有些远,她还是坚持每个周末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这天,她和姐妹们为打工春晚排练新节目,两个孩子在隔壁看书,调皮的小儿子不时过来打断排练。木兰文艺队的成员多数已为人母,时常带着孩子排练,被戏称为“大小木兰集体出动”。

    离演出的时间越来越近,王德志在微博上写道:献给中国3亿打工者的这场特殊的春晚,将于元月26日在团中央礼堂录制,蛇年春节期间将在多家媒体集中播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台由打工者自编、自导和自演的春节联欢晚会。

分享到:
大声唱歌,让世界听到我说
几位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舞蹈
王德志推敲着自己和工友共同创作的相声段子
在一家公益机构做家政服务的刘文敏
郭蕾正在教孩子们唱歌
习喜林和12岁的女儿在北京的家中使用电脑
王利香一边哄孩子一边和姐妹们排练节目
打工艺术团团员为孩子们教授音乐知识
寒夜里的新工人剧场
王德志和两名工友排练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