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科在一所大学里应该有各自的地位,在一所大学,各个学科如果没有合理的学科生态,这所大学必定会走向衰败和灭亡。”近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在该校奖学金颁奖典礼上说,一所大学必须要有合理的学科专业生态结构,不仅要把强的专业做强,而且要让弱的专业也能够存在,否则就会失去平衡。
这已经是杨玉良任复旦大学校长以来第三次参加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今年的颁奖典礼上,杨玉良对获奖学生谈起了如何看待专业的问题。
杨玉良说,不同的专业似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它的冷和热,但是他认为,冷和热并不代表专业的重要与否,“不要以为冷的学科就是不重要的学科,不要以为热的学科就一定是重要的学科”。
现在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分大类招生,每一个新的同学入学一年以后要去选择一个专业,有人认为选专业似乎就是第二次高考,因为这将决定自己后面的人生道路。而杨玉良则认为,从什么出发点去选择专业,对大学生来讲至关重要,“你可以受社会的影响去选择专业,也可以从国家的需求出发来选择专业,也可以根据你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但是哪个占主要地位?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杨玉良认为,大学生对一门学科认识得越深,就越会体会到这个学科在未来的社会,包括个人发展当中的重要性,“比如说经济管理比较热,设想大家都去选经济管理(专业),这样行不行?显然不行。因为我们国家必须有人去做工程技术的研究,有人要去做科学的研究,我们有实体性的经济,有实体性的企业,也有金融类或者其他类的企业。一个合理的社会架构,各种事情都需要人来做,而且我们希望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面都能够做到优秀。杨玉良说,如果在选择专业时仅仅考虑某一个学科出来会赚多少钱,或者某一个学科出来工作会比别人舒服,那么这种选择方式将是会有问题的,“如果你是本着这个意图去选择你的专业,我怀疑你未来是否会取得成功。”
杨玉良提到此前李开复举过的一个例子,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对来读商学院的学生做一个调研,看看他们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实现一种事业。10年以后,再对这些同学进行一个调查,结果发现100多位这样的学生都成了千万、亿万富翁,或者用世俗的观点来看,似乎他们都成功了。而回过头来看,这100多位学生只有几个人当时进学校的时候是为了赚钱、发财,而其他真正成功的人选择的都是为了事业和理想。
杨玉良觉得,这个例子说明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你有了理想,那么在工作生活当中碰到困难的时候,只要能让自己的内心休养生息,第二天仍然可以以精神焕发的面貌去面对生活和工作。如果你没有理想,那么碰到了挫折可能就一蹶不振了。”杨玉良告诫现场的大学生,对待专业问题,更多的是要回到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更适合学习哪个专业,而不是跟着社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