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百姓表情

甘肃:会宁大山泉水叮咚

本报记者 张鹏 实习生 张晗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6日   04 版)

    每天,这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穿过院子,走到自家厨房屋檐下,轻轻地拉了一下电绳,不到一分钟,伴随着小水泵轻微的声响,汩汩清水从水管里流进红色的大塑料桶。水是从3米多深的水窖中抽上来的,掬水在手,喝一口,不咸不涩,与甘冽的井水无异。

    对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乡寨柯村40岁的农民张虎来说,这口水窖几乎成了一件“宝贝”。每逢雨雪天,他都要把水窖四周反复打扫,即使黄豆粒般大小的羊粪都仔细清理干净。

    寒冬时节,依然能感受到这个200多平方米的宽敞农家小院散发出的生机。院子里铺了一地的玉米棒子,黄灿灿的。一排半人高的树上,挂着红通通的干辣椒。

    说起“母亲水窖”带来的生活新变化,前来串门的李连芳笑得合不拢嘴:“院子里种的菜吃都吃不完,连送亲戚朋友的都有了。”

    这一切,是李连芳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处甘肃中部地区的会宁县,十年九旱,年均降雨量只有340毫米左右,会宁农村流传着“大旱之年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说法。以前,李连芳也曾尝试过在院子里种菜,但常常种不活,不等菜苗长大就枯死了,吃菜只能靠买。

    现在,有了水窖水的浇灌,会宁农村的家家户户几乎都种起了小菜园,“庭院经济”搞得有声有色。

    从2011年开始,张虎下决心搞养殖,养起了小尾寒羊,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如今,张虎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在这个农家小院里,铡草机、脱粒机和粉碎机,摩托车、三轮车和手扶犁地拖拉机等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应有尽有。

    没有水,就谈不上发展。

    靠养羊致富的想法张虎早就想过,但遇到干旱年份,连人吃的水都紧张,羊只能渴死。

    “水是影响刘家寨子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刘家寨子乡党委书记张旭告诉记者,刘家寨子乡全乡境内地表水几乎为零,水窖是当地老百姓用水的唯一来源,既要管牲畜,也要管人。而在当地,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10倍。  

    会宁人对于曾经缺水的岁月,刻骨铭心。70岁的杨润梅老人自打年轻时嫁到寨柯村后,每年冬天都要“背雪吃水”。村里经常有人为争抢山水窖的“苦水”大打出手。“那时下雨天能接到屋檐水,像喝到糖水那样甜”。

    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如今,杨润梅老人坐在敞亮的堂屋里,瓷砖铺成的地板拖得锃亮。老人高兴地说,“有了母亲水窖,吃水再没难心过。”

    在寨柯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富娟眼里,水已经不再贵如油了。但她还是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洗完脸的水洒地,洗完衣服的水再浇树。

    自从学校第三眼水窖建成后,刘家寨子乡寨柯小学就告别了买水办学的历史。校长刘志勇告诉记者,前几年学生多,学校每年都要买水,一学期光买水就要花500多元。

    “现在学生少了,水不缺了,人吃、洒地、洗衣服足够用。”刘志勇说。

    在每年的入学仪式上,这位校长都要郑重地告诉学生们要懂得感恩。他向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重复着一个事实:家乡的水窖是由爱心企业——中国石油捐建的。

    中国石油在西部的爱心故事仍在继续。

    小学生刘富娟清楚地记得,家里的水窖盖上印有“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中石油捐建”的红色字样,她每从水窖里打一次水,就会在心里情不自禁地默默地念一遍,梦想着有一天能到这个爱心企业去工作。

分享到:
中国石油倾力“母亲水窖”:最难得一片真诚心
为了母亲的微笑 为了大地的丰收
宁夏:“母亲水窖让俺山里人变了样”
陕西:黄土旱塬引来幸福源
甘肃:会宁大山泉水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