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七成公众确信美育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专家呼吁学界政界尽快达成共识全面实施
社会美育,从而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和文化消费品位

本报记者 周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7日   07 版)

    为了解决村小学没有音乐、美术老师的问题,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汉王镇中心小学老校长李炳杰,决定选拔中心小学的专业课老师在各个教学点流动教学。图为“流动老师”蒲会纯带着学生在村里写生,描绘身边大自然美景,也引来村民好奇围观。邓小卫摄(资料图片)

    “要想提高国家文化品质就必须全面实施社会美育。”北京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秘书长丁旭东认为,美育是一个人终生都要进行的课题,学界和政界应尽快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尽快研究、建构起完善的国民社会美育系统,避免让学校成为美育的单一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和文化消费品味,提高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水平,保持中国文化高质量的发展。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党的十六大就已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当前学校的美育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美育仍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8322人进行的调查显示,30.2%的受访者认为美育在高中阶段的落实情况最差。58.8%的人认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84.5%的人认为学生需要美育。

    “当前学校的美育从本质上讲,是标准答案式的常识和技能教育”

    大二学生田峰的小学和中学分别在农村、城镇度过,现在就读于某省会城市高校。在她的印象里,小学课程表上的音乐、美术课“只是个形式”,根本没人教,初中的艺术课也经常被其他“主课”占用,高中课程表上更完全找不到艺术课的影子。“直到大学,我才好好上了几堂美育课,可对审美都没什么感觉了。”田峰说。

    调查中,60.9%的人反映学校的美育课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56.4%的人表示美育任课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或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54.6%的人反映美育课无人教授,形同虚设。

    “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缺乏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马先生是一名架子鼓老师,他告诉记者,他辅导的学生大多以考级为目的,偏重技能而不愿在音乐鉴赏上花时间。“即使接受了专业训练,听觉可能还是很迟钝,可以忍受劣质的音响和单调的旋律,不能从一流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更不懂得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去创作。”

    在一所农村小学教语文的张老师说,他们学校一直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给学生上音乐课。“不少农村孩子缺乏音乐常识,只会跟着电视唱唱流行歌曲,直到上高中也不知道啥是‘交响乐’。有些孩子甚至没见过一件乐器。”

    调查显示,仅27.7%的人认为当下青少年对美的鉴赏能力较好,37.2%的人认为“一般”,43.1%的人认为“较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当前学校美育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艺术类课程比重太低,有些学校连国家明文规定的艺术课都不愿或没条件开设;第二,学校和教师对美育概念把握不准确,一些异化的艺术教育甚至让孩子失去审美的兴趣和能力;第三,大量生活中的美和美育资源被无视或浪费。

    “当前我们学校的美育从本质上讲,不是美的教育,而是标准答案式的常识和技能教育。”北京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秘书长丁旭东指出,审美教育应该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素质,敏锐人的感知能力。“比如一个身在异乡的人,他会从家乡一碗水、一碗饭中获得思乡的情感体验。而当前学校美育由于忽视了形式美感和意蕴的感受、表达和创造,反而消弭了人性发展需要的独特性、自由性和自主性。”

    58.8%的人认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

    “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张老师说,专职的音乐教师往往没有可以看得见的“教学成绩”,量化分数低,晋升职称比较困难。有些原来学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老师,在参加自考或成教时,只能改报中文、数学等专业。

    对于学校美育落实差的原因,调查中,63.1%的人认为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精力集中于“主课”,无暇顾及其他;58.8%的人表示是学校、家长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46.7%的人认为是课程师资与设备资源不充足、不均衡;33.2%的人表示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缺乏,难以为学校美育提供系统指导。

    “虽然教育方针时常提起,但美育在我国教育实践,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檀传宝指出,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集中精力致力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不利于关注美育。因为忽略美育,人们在其概念理解上就存在误区,导致教育实践中问题百出。

    丁旭东认为,一方面,我国当前教育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偏重理性教育而严重缺失感性教育,背离了促进人的综合素养、多元智能均衡发展的教育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实施缺少对艺术美育本质规律的把握,导致许多学校艺术美育课形式化、边缘化,无法实现美育的效果和应有之义。还有一个关键是,学校教育者和学生家长整体对美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致使学校美育往往成为让位于智力教育的“牺牲品”。

    “提高国家文化品质就必须全面实施社会美育”

    调查中,84.5%的人肯定学生需要上美育课,10.9%的人感觉“不好说”,仅3.0%的人认为不需要。

    檀传宝认为,首先,美育本身是有意义的。许多教育学家和美学家都认为,美育能够修复异化的人格,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次,美育对于德育也是有意义的。“美育中的社会美,其形式、内容本身就蕴含道德上的褒贬。比如电影、小说,是非善恶的判断都在里面。虽然审美素养的提高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德素养的提高,但从概率上看,审美素养的提高有益于一个人的人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调查显示,70.0%的人认为美育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感知和热爱生活;56.6%的人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58.0%的人认为能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40.1%的人认为有利于促进民族艺术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37.2%的人认为能提升社会整体文化品位。

    如何改善学校美育现状?66.3%的人呼吁应改变应试教育制度,解放学生身心;57.9%的人建议宣传认识美育的意义,提高重视程度;44.0%的人希望平衡教育资源,完善教学设备;40.9%的人期待提升社会审美品位,在全社会创造重视美育的氛围。

    檀传宝建议,一方面,国家需要落实已经颁布的美育政策,制定更高美育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美育概念的正确把握,防止落实过程中的异化。他提醒,做空头美育家或美学家是不行的。“教育者需要把最好的美学理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化为有效的美育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要想提高国家文化品质就必须全面实施社会美育。”丁旭东认为,美育是一个人终生都要进行的课题,学界和政界应尽快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尽快研究、建构起完善的国民社会美育系统,避免让学校成为美育的单一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和文化消费品味,提高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水平,保持中国文化高质量的发展。

分享到:
88.1%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七成公众确信美育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过度消费儿童造成的损害不亚于肉体侵害
网友指出现行职称评审使整个社会付出巨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