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科学家提醒:

治理雾霾天气不能太指望绿色植物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7日   03 版)

    本报讯(实习生姚宇 记者邱晨辉)华北的一场雾霾“围城”火了N95口罩,也火了常春藤、仙人掌、芦荟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绿色植物”,但这些被疯狂抢购的植物功力究竟如何?1月15日,在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李强明确表示,无论是绿色植物,还是空气净化器,其吸附作用都“非常有限”,人们不能“太指望”它们去治理空气污染物。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所做的一个试验佐证了这一点。她通过芦荟吸附甲醛,验证了绿色植物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他同时发现,植物的吸附强度只能对局部的空气进行改善,却不能完全清洁空气。

    事实上,由于科学知识的不健全,普通民众在遭遇突然事件时,很容易掉进“科学”的陷阱里。还以“绿色植物”为例,张金良提醒,“植物都有光合作用,所以到了晚上就不要把植物放在卧室了,因为它会和人‘抢氧气’。”

    据悉,从1月9日以来,京津冀、东北三省、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除了造成口罩热销,甚至影响到股票市场,环保概念股强势上扬。

    那么,遇到雾霾天气,普通民众该如何科学应对?李强从两种比较极端的反应谈起,他说,一种是特别恐慌,称要逃离北京、逃离华北;而另一种是根本不把这当回事儿,照常去公共场所跑步。这两种态度都有“一定问题”。李强的建议是以科学为依据来“规划”自己当天的生活路线,比如,民众可关注每天都会发布的空气污染物数值作为出行参考,当PM2.5的浓度达到15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时,老年人和儿童就应该尽量避免在户外有剧烈的活动,其他人群也要减少外出。

分享到:
中央政府用投资效益“敲打”高校
不自尊的大学没资格培养创新人才
西电科大学术年会让研究生走出实验室
治理雾霾天气不能太指望绿色植物
三好生期末考前开免费辅导课
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成首都教育新名片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