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众石)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6%。
虽然GDP增速创下了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阶段变化的客观规律。他表示,7%~8%的增速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速度”。
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国家统计局认为,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可以用“四个稳”、“四个新”来概括。
所谓“四个稳”,一是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中国经济增速经历了连续七个季度的逐步回落,在去年四季度比较明显地企稳回升,当季增长7.9%。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无论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上保持稳定。三是物价总水平总体稳定。2012年CPI涨幅比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四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这为2013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四个新”,主要指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突破、节能减排有新成效、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比投资高出1.4个百分点。这都是经济转型的利好迹象。
此外,2012年中国载人航天等科技创新领域有新突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初步核算比上年下降3.6%,能源结构有所改善;基本养老保险在城市和农村都全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府补助金额也都提到240元。保障房基本建成590万套,人民生活有新改善。
多年来,“保8”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红线。不过,即便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速也一直没有突破这个“底线”。这种高速增长,使中国GDP从2003年至2011年实际增长1.5倍,年均增速10.7%。不过,专家预测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
对此,马建堂今天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9.9%的增长速度,主要动力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工业化,从未来看,这些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改变。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在变,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环境在变,再像过去那样消耗资源是没法支撑的,同时,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对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些变化要求中国经济要回归“一种比较持续、平稳、健康的增长”,“我个人意见7%~8%可能就是变与不变的客观因素决定的一个速度,也是一个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速度”。
事实上,从我国“十二五”规划不再“保8”而是设定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也说明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中国经济将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
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专电(记者王希 刘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均高于全年7.8%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