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陈竹 邱晨辉)在今天揭晓的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中,一等奖再次空缺。据记者统计,自2000年以来,13年中一等奖已经有9次出现空缺。
今天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半小时内就结束了。据科技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历年来主席台上都设有两排席位,今年变成一排。与座位同时被精简的还有会场的横幅。
在涉及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项目中,原始发明及技术创新的占比越来越高,如“嫦娥二号工程”、“国防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人体生物样本尿液中毒品检测标准方法”等项目成果,都是我国科研人员原始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成果。
从项目完成人的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达到44.2%,35岁以下的占10.8%,36岁~55岁的占75.5%;归国人员占37%,在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海外归国人员比例达到56.1%。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7岁,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不过,历届最高科技奖得主平均年龄仍然超过80岁,还未出现过40后的身影。
在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农业领域的获奖项目有21项,除了农业外,涉及环境领域生态恢复、医药健康等一批惠及民生的科技项目获奖比例都较往年有所提高。在科技进步奖环保领域授奖的4个项目中,“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等3项都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步确立,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产学研用结合更加紧密。
在评审程序方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说,自然科学奖首次进行了小同行专家审读的试点,充分发挥了小同行专家的学术评审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评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避免外行评内行。
“2012年度的评审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评审中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代表性论文论著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邹大挺说,去年扩大了奖励项目公示内容,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新增对项目简介的公示,科技进步奖还公示了每位完成人的创新点及其主要学术贡献。公示期内共收到异议80件,奖励办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对每件异议进行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