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最后一个冠军奖杯”、“业余作家”烘托谢军忙碌生活——

国象棋后睿智职场力求“活在今天”

本报记者 郭剑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0日   04 版)

    谢军 CFP供图

    谢军的办公室里和很多“当官的”一样,有一排深褐色的书柜,可不一样的是,书柜里大部分整齐排放的书,不是用来装饰,而是用来阅读的。

    书柜里还放着一座冠军奖杯,只有这座冠军奖杯,似乎在提醒着来访者,办公室主人、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谢军,还曾经是中国第一位国际象棋“棋后”。

    “这个奖杯实在太有意义了,其实就是去年得的,那是参加一个国象混双友谊赛,我和徐俊(国家队教练)搭档得的。”谢军指着那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奖杯笑得很是开心,“下完3轮,我俩居然得了冠军!我跟徐俊说,这个奖杯必须得给我,因为这可能是我棋手生涯中最后一个冠军奖杯了。”

    谢军“棋手生涯最后一个冠军奖杯”的含金量其实很高——去年夏天在无锡,中国4位“棋后”各配搭档进行混双友谊赛,久疏战阵的谢军“抽”到徐俊后赶紧“道歉”,“两个XJ(名字的拼音首字母)抽到一起了,大家多担待啊”。但尽管多年没有参加正式比赛,谢军“骨子里的国象精神”还是极为充沛,这对“XJ”组合第一轮赢了许昱华/余少腾,第二轮战平叶江川/侯逸凡,第三轮再胜诸宸/李文良(国家队教练),让在场的人大为赞叹。

    “技术上我肯定退步很多很多了,但是对棋形的判断、对比赛的经验,包括对棋局的感情是刻在身上的,丢不下也放不掉。”谢军似乎有些感慨,“毕竟我的青春都给了国际象棋,只不过现在我不再是运动员了,国象只是心里的一份牵挂了,有时间我会看看重大比赛的棋谱,但这种时间也很少了。”

    谢军的确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日渐增多的国际象棋比赛和各种活动——那是叶江川、赵雪和侯逸凡们的事情了。作为一所北京市属唯一的高等体育院校副校长,谢军每天早上7点40分到岗,然后一直忙到傍晚5点30分下班。工作日复一日,“上班时办公室的门永远不关”。

    谢军的办公桌上堆着厚厚一摞专业书,内容全部涉及“资产”和“财务”,里面的专业术语、概念和图表,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无异于“天书”,但现在都成了谢军的专业——校领导分工,谢军主要负责学校资产、继续教育和图书馆几项管理事务。作为北师大心理学专业的博士,谢军对自己的转型并没有任何不适。

    “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在下棋(比赛),总要转型,而且转型不意味着撤退,而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包括我(从国家队)退下来到北京棋院当院长和在西城区教委挂职,这些都是我的生活。”谢军说,“说起来我就是学教育的,搞教育正合适。其实,现在的工作很有挑战性,比如学校的资产管理,就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除了财务的现金不在我这里,学校的各种资源如何调配,如何应用,都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国办高校由纳税人出资,其资源管理工作之复杂和繁琐,恐怕也只有“聪明人”才能胜任,谢军说,因为学校的“大教育”环境很好,身边的同事“藏龙卧虎”,对自己也是很好的激励,所以“感觉工作状态还是很不错”。

    “其实,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和爱好,适合坐在办公桌前工作,这可能也是我能融入现在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谢军说,“我刚来的时候,还想着自己别给体育院校拖后腿,所以也想过参加一些注重体力方面的体育锻炼,我们学校打网球风气很盛,但我跟着学了学,发现自己真不是那块料,我只能是做点简单运动,比如跑跑步和游游泳。”

    “坐在桌前”的谢军生活其实并不枯燥——“业余作家”的头衔就让她乐在其中。

    “在国内出书最早是2006年的事,后来也一直坚持在报纸和杂志上写些随笔。这几年写过的书也有几本了,但应该说去年才算是真正‘找到组织’了,因为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了!”谢军提到这段故事感到很快乐,“我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业余作家了,经过公示的,这种被组织认可的感觉很不错,我还是跟于丹(北师大教授)一批进的,心理特别满足。”

    谢军形容当初写随笔和小品文的时候,自己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好比业余围棋爱好者,现在就是要打段位了,比纯业余的强,但不是专业的”。不过,尽管不是专业的,谢军说,自己现在再写文章,要比以前慎重了,“肯定是不敢胡写,而且还要多学习。”

    余秋雨的《从北大到台大》和柴静的《看见》,都是谢军身边的“营养品”,“尤其是余秋雨的书,我不敢说这本书文学价值有多高,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讲,他真是不得了,知识面太宽了,出口成章,这本书收了很多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我想,学生们如果遇到这样的老师,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到这一点。”

    学校有“校级领导一学期只开一门课”的规定,谢军要给研究生上“运动心理学”,然后每学期还要给本科学生讲“棋文化”选修课——这门课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做教师也好,做校长也好,这样的生活是我当棋手时完全想象不到的。”谢军说,“人不能活在昨天,也不能活在明天,人要活在今天。所以,我现在就是要尽全部努力,做好自己这个岗位的工作。”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分享到:
国乒走娱乐路线不要“金牌机器”
国足新闻已无门槛
尤纳斯的到来推动篮球欧化进展
国象棋后睿智职场力求“活在今天”
北京市体育好新闻评选活动结束
足球职业联赛重回燕赵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