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冰点特稿第868期

命运的轮廓

本报记者 秦珍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3日   12 版)

    神医孙兆生

    欢喜奶奶

    刘二

    老童

    姑姑怀里的孙兵兵

    谢宏军的画室里,堆满颜色鲜亮的油画。他从阁楼上扒拉出一只破旧的塑料袋,顺手往地板上一倒,露出一沓画纸。纸上全是素描,人的脸庞和身躯,在四周的彩色中黑白得扎眼。

    像这样的塑料袋,谢宏军还有好几个,它们裹着1000多张素描画,也装着他脑中的故乡。

    1997年,这个画家开始窝在家乡江苏淮安一间乡村诊所里画画。他画医生,也画病人,几乎全是铅笔速写。后来一部分画结集出版,配上文字成书,名为《我的乡土我的国》。作家王安忆在序中写道:“这本书使我想起高尔基的《人间》三部曲……它真的有着‘人间’的面目。”

    在谢宏军看来,最重要的是为那片土地上的乡亲们保留了完整的真容。他说:“故乡于我是彻骨的内在深情。”

    然而这份深情的记录并不能完全阻挡他与故乡之间的渐渐隔离。画了那1000多张画稿后,谢宏军再也没有像这样画过农民。他找到了自己的新画风,也在省会南京买了新房子。开画展、忙生计,他几乎没再回过老家。

    2013年年初,当谢宏军抱着一摞新书回到那条他曾日日作画的小街时,他差点儿找不到那间乡村诊所的原址了。

    “果树没了,农田没了,老房子也快没了。”画家嘴里喃喃地叨念。他眯缝着眼睛,伸着食指,仔细数着经过的街巷。一个挨一个的商店招牌多彩而光亮,挡住了老巷子的路牌。

    在车子调了两回头、重走了四遍之后,他突然大喊“停车”。蓝底白字的“大鱼市口西街”躲在一大丛空调和灯箱的线路后面——谢宏军的回忆就藏在这条窄窄的巷中。

    “这些乡亲因辛劳而疾病缠身,却对生活抱着朴素真诚的热情”

    对谢宏军来说,1000多张乡人的素描是一个从迷失中找回自我的故事。

    1993年,这个淮安市(编者注:当时为淮阴市,2001年更名)戏剧学校的美术老师离开家乡到北京闯荡。在圆明园画家村一间破烂的出租屋里,他成了中国第一批自由职业画家中的一员。

    读诗、看最时髦的电影、画画——他却几乎无法把自己的见闻或感受呈现在画布上。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他常常骑车几十公里去美术馆。但结局是,他努力画出的“乡土”有着过于明显的模仿痕迹,模仿梵高、米勒,“终究不及”。他开始苦恼,为生计,也为艺术上的困境。

    “愁闷失意的画家”决定还乡。临行前,他在东直门地铁站与著名画家陈丹青匆匆会面。他的这位“偶像”只留下一句:“从素描开始。”

    骑着自行车,驮着画板,谢宏军整日穿梭于淮安城内外。他画田野里的花朵、远处的农舍,怀着对乡土的情意,寻找着他的“开始”。直到1997年某个夏日,他在街头抽烟闲荡,偶遇一群人。

    那是一群黑乎乎、灰蒙蒙的人。远远望去,“似乎是走,似乎在爬”。直到走近了,他才看出原来那是十来个病人和他们的家人。白发老太躺在担架上,佝偻老汉窝在轮椅里,有青年用板车拉着少妇,也有壮硕汉子拄拐而行。

    “他们在乡间大道中奋勇前进。”谢宏军不自觉地跟了上去。当时他觉得天气更热了,没有风,能听到黄豆的炸裂声隐隐约约从田野里传来。

    如今的谢宏军走进“大鱼市口西街”时着实吃了一惊。他一会儿停下脚步回头张望,一会儿又仰着脖子快跑两步。“不像啊,不像。”他疑惑着,记忆里的这条巷子哪有这么窄,当初的见闻明明是在一幅“宽银幕”上演出。

    “银幕”上,老人呻吟,小孩哭闹,男女青年窃窃私语,媳妇婆娘追打调笑。他跟着跟着就穿过一道青瓦白院墙,走进了一间没有任何标识的乡村诊所。

    院子里葡萄架下,有人头上顶着针,有人背上扛着火罐。屋子里的诊室中,有人夸张地哭喊,有人静默地聆听。

    一位中年男子显然是医生,他嘴里招呼着这个病人,手底下按摩着那个病人,笑着,忙着,满脸淌汗。

    “找到诊所,有天意。”谢宏军这样描绘当时的感受。他被这间诊所吸引住了,他想听到这里的声音,也想记下这里的模样。

    他甚至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便开始每日都去。最初他只趴在院子里,和小病人比赛画坦克,或是把画好的乡村风景给病人们翻看。直到熟稔了些,他才拿起画笔。

    “画家的冲动,也许只是来自衣服上的一条皱纹,线条很美。”谢宏军解释道,这里的人是他最熟悉的乡亲,因为辛劳而疾病缠身,却对生活抱着“朴素而真诚的热情”。他在画纸上画下第一道铅笔痕,才惊觉,这些人早已被他忘记,却也早已印在他脑海里。

    事实上,这些被谢宏军描摹的对象大多数是“不标准的”。一位妇女因“窝气”导致内分泌失调,胖至“越发浑圆”。一位蹬三轮车的老汉,脊椎因积劳而弯曲变形。一位经历过战乱的老太,颧骨高耸,目露凶光。唯一正常的要数诊所的核心“孙神医”,他不仅能一针下去,让中风昏迷者醒转过来,也能对着沙沙作响的电视“雪花”,“叭”地一掌拍出清晰画面。

    多数人慕名而来,为身体的病痛求医。也有人为“闹鬼”、“失恋”而来,求治的是“心病”。“在这诊所里,病不仅是器质的,而且与精神大有关系。”王安忆写道。

    在谢宏军看来,自己正是一位“心病”患者。他有时专程去这间无名诊所逗留,不画画也不思考,就只是坐坐看看,也能过上半天。在那种纷乱和嘈杂的环境中,他自觉一份安然,“恰如回到久别故里”。

    而他的心病,是“多年来所得,从未进入内心”。到了诊所,这个“找不到真正自我”的画家忽然看到了自己。

    “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心里有,手上也有”

    谢宏军看到的自己,正是乡村诊所病人中的一员。“我是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有家人要养活,然后才考虑内心的一点事情。”他认为在这一点上,他和他描绘的对象,没有任何差别。

    这位画家穿着领口脱线的毛衫,外套除了旧得看不出本色,还算整齐。唯一光鲜的是他脚上的一双运动鞋,簇新,不过是在夜市上淘来的,50块。在他南京的画室里,他的外甥兼助手指着他的衣服说:“今天有客人来,他穿得算是正规了。”

    画室里除了他的画,到处都落满灰尘。待客的椅子上只剩一个扶手,他从自己屁股下面扯出一方黑乎乎的椅垫,丢给客人,就算是特殊照顾了。在气温已降至零下的屋里,空调吐着忽冷忽热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烟、颜料和木头发霉的味道。桌上堆满书、音乐光碟和稿纸。两支油画笔另一头用来吃饭,笔杆头上的漆快被唇齿磨光了。

    “我对生活要求不高。”谢宏军说。他出生在淮安乡下,读高中才进城。当兵又到了农村,艰苦得“连劳改犯都嘲笑我们”。在他眼中,故乡之美,美在那是他生长发育的土地。即使在这片土地上,除了长出庄稼,也会长出苦难,正如他笔下乡村诊所里的病人们所承受的。

    老童是画中人之一。和大多数被画对象一样,他没有全名。当在一大沓画纸中翻到老童时,谢宏军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这位挑粪为生的老汉是病人中穿着最破旧的一个,衣裳“像抹布一样扭在腰腹部”,双眼“像淮河水一样全无表情”。他是老单身,民间俗称“童儿”,因此得名。老童怕孤单,有病没病都要往诊所里跑,听着热闹,便心满意足。

    刷刷几下,谢宏军在纸上记下了这位老汉迟疑而讨好的面容。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为了描绘老汉的孤独感,他画得很用力,直到画中人“像一个攥紧的拳头,显示出力量”——泛黄的纸上还能依稀看出,铅笔尖曾在上面飞速走动,留下连贯而结实的线条。

    一位临终前的老太是谢宏军画了很多次的模特,正面、背面、侧面的素描都有。在几幅画中,她的头发凌乱花白,身体佝偻蜷曲。但在另一幅画中,她坐得挺直,眼含笑意。

    “她当然算不上美丽的女人,可我想画她。”画家陷入了回忆。他唤老太作“欢喜奶奶”,她总让他想起自己的外婆。

    大部分时候,谢宏军不让人摆姿势、当模特,而是快速写生。一般从眼睛开始画,他认为那是人最重要的部分,转瞬即逝,要赶紧抓住。因为医生和病人都在活动中,所以勾勒出轮廓后,他常常要凭记忆作画。

    在为谢宏军的画稿出书作序时,陈丹青写道:“他与画中人同根同在,彼此间自有无可替代的天然的渊源,他为病患者撰写的文字肖像其实就是他的家长自传。一句话,他根本就是画里的人。”

    这位“画里的人”卖油画、画插图,做电视剧美工,也编杂志,以此谋生。赚来的钱“不过吃点阳春面和馄饨”,足够他花。他把空余的精力都花在画乡村诊所上,“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画他们,我心里有,手上也有”。

    “你见他们在地狱里挣扎,却也见他们温暖地依偎”

    如今,谢宏军钻进只能容下一辆小汽车穿行的小巷,寻觅着十几年前诊所的旧址。他一再地咕哝着,“应该就在前面”,却时而停下,犹疑地四处张望。

    一位在街口居住的妇女好奇地跟着一行人的脚步,待远远听闻是找诊所,便追上来,直接问谢宏军:“是找孙先生?往前就是了。”

    孙先生大名孙兆生,是乡村诊所的核心,人称“神医”。

    他“比这个共和国大几岁”,医术来自祖传,十几岁就在药房里抓药,被县卫生局批准为“学徒工”,又过几年,成了“赤脚医生”。后来,他考上行医资格,披上白大褂,当上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医,配制了一百多种中药制剂,还在淮阴兵团总部里搞过展览。

    回到家乡之后,孙兆生开设了自己的诊所,名气也慢慢传开。省里的领导来找他瞧病,乡野村夫也来找他瞧病。在两间十来平米的诊室里,感谢的锦旗把墙壁都遮满了,有的被挂在病床和病床之间,全当隔帘。一些锦旗上,还能看到日语和英语。常有外乡人慕名而来,“呻吟着异乡方言”。

    事实上,任何身份的人都可能出现在这间诊所。病人看病,乡人看热闹。因为人气旺,卖豆腐的、卖鸡蛋的、卖假烟的,都来找营生。“神医”的院门永远开着,孙先生对所有人笑脸相迎。

    在谢宏军看来,乡村诊所和都市的大医院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在医疗手段和器械的现代化程度上,而是就人类的生存境遇而言,大医院针对的是病不是人。”在乡村诊所里,他看到黑黄的皮肤,变形的身体,愁苦的面容,陈旧的布衣,还有不知被多少病人使用过的枕头、床单和棉被。

    “每一样都不美,但来这里的人全被归入病人的行列,没有阶层之分,没有生活挤压,谈病说事,便有温暖的感觉。”谢宏军说。

    在一部10年前的新闻短片中,这间乡村诊所隐匿在乡间小巷,连块招牌也没有,院子里面却热闹非凡。几十个病人随意地走动或停歇,而“神医”袒露着颈肩手臂,只穿件白背心,一会儿给病床上的老汉捏捏肩膀,一会儿又把行动困难的老太搀进大门。他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神”,更像是人群中并不醒目的一员。

    有书评称:“这个诊所简陋却重要,它不仅是方圆百里乡民看病的地方,也是乡民沉浮、悲喜、生死的见证地。”

    谢宏军描摹了这块“见证地”和栖居此间的乡人们。在散乱一地的画稿中,他拈出一幅来,上面潦草地画着一对依靠着的背影。画家已经想不起画中人的关系是夫妇还是母子,但他清楚记得,打动他的,是“有一种情感在里面”。

    “你见他们在地狱里挣扎,却也见他们温暖地依偎。”谢宏军感慨道。他常常被诊所里的爱打动,渐渐地,他也成了爱的给与者。

    他帮医生看仪器上的英文字,偶尔帮病人穿衣服,也和青年人讨论爱情。有老人请求他,想要死后留下遗像给儿孙,“没钱留个影子,清明烧烧纸吧”,他就尽力把老人画得英武些。病中的妇女村姑们在探病时被他描绘,“脱衣服露大腿”全不忌讳,觉得画好看还要讨去收藏。他还为这间乡村诊所书写了第一份宣传海报——就用毛笔写在院外的白墙上。

    “就是这面墙!”谢宏军走至巷子深处,终于找到那间乡村诊所的旧址。“海报墙”早已被粉刷得空荡洁白,小院子也大门紧锁。敲一敲,没人。喊两声,倒惊起了隔壁小楼上的鸽子。

    2000年,“神医”孙兆生随子女去往南京,照例开馆行医。他的离去,切断了他和大多乡民病患的联络,却没有切断他们对他的惦记。

    十多年后,依然在那条小巷里,依然是他的院门前,指路的妇女有些失落地说:“别找了,孙先生走了,不再回来了。”

    “农民正视疾病,把疾病看成是劳作的同一体,不去隐藏”

    如今,“神医”孙兆生的肖像和所有乡村诊所病人的速写画一起,被装在几只塑料袋里。它们并没有被精心收藏,而是随意搁在谢宏军画室的阁楼里,周围是堆叠的旧书、画框和杂物。十几年过去,画纸发黄了,铅笔画出的线条因为摩擦而变浅、变模糊。

    除了出版画册所必要的几次,谢宏军已经很少将这些画从阁楼上取出。在他看来,它们如同被藏入书架的旧书,也许很久也不会有人去看,但只要翻开,书里的内容就又鲜活起来,又成了身边的人和事。

    “这些画如土里长出的杂草,由它自然生长、消亡,不必刻意优待。”当被问及画作的保存方式时,谢宏军说,“画和画中人一样。”

    孙兵兵是画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患者,只有十来岁。因患肌无力症,从生下来起,这个白净的小男孩没走过一步路。因为诊所里的所有病人都喜爱他,谢宏军对他便也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偶尔玩气球,爱吃豆腐脑,喜欢孙医生的小孙女。尽管从小跟随家人四处诊病,吃苦药、挨针扎,但他依然充满希望:病早点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上学识字。母亲为他急得生出不少白发,姑姑也时常为他落泪,但他浑然不觉未来的态度,反倒激励着诊所里的成年人们。在画纸上,他生病的双腿被刻意地忽略了,只显出圆滚滚的可爱脸庞。

    另一位患者刘二出现在诊所里时,总是穿着光鲜,腰里别着“BB机”和“大哥大”。这个鱼贩子凭着勤奋,积攒了财富,却也落下了腰病、腿病和颈椎病。

    孙医生的太太评价他“不识字但识事”。虽是一身鱼腥气,但他待人态度温柔、重情义,逢年过节,总会提前把鱼虾备好,送到诊所去。谢宏军画下他接受治疗时的模样,低垂着头,一双大手耷拉在腿上,手背上线条粗糙。

    同样在画中,一位常年拉板车的汉子,脊背有着和下身不相称的宽广,肌肉线条清晰硬朗,但他其实正被慢性疼痛折磨。另一幅画,村妇容貌清秀,眉头却挤在一起。她曾为逃避计划生育流落异乡,儿子出生时她不敢去医院,被丈夫用杀猪刀断了脐带,从此落下头昏心痛的毛病。

    “一些人苦难到不觉得苦,而是疯疯痴痴的模样。”谢宏军翻看着另一些画。一个秃头的青年被人唤作“小和尚”,他在失恋和重体力活的双重压力下,常发癔症,目光呆滞。另一位村妇据说是夫家花钱买来,被人贩子一路拐带,吓得半死。她始终学不会新的方言,总是呆呆望着远方。

    谢宏军至今感谢这些被描绘的对象的纯朴,哪怕他画出歪鼻斜眼,他们也从无抱怨。一位弯腰驼背的老农就曾对他笑言:“只当我是沟边的歪脖柳树随风飘吧。”

    画了两年乡村诊所后,谢宏军把一卷脏兮兮的画纸从家乡带到北京,给叮嘱他“从素描开始”的陈丹青看。才看了几张,陈丹青便立刻把画拿到自己代课的班上展示。有人喃喃地说“好”,最终是一片静默。

    “久违了!竟还有人在描写农民!”陈丹青感慨。

    “农民是土地的工作者,他们正视疾病,把疾病看成是劳作的同一体,不去隐藏。”谢宏军这样解释诊所病人对他表现出的豁达。诊所里几乎没有隐私,所有病痛和折磨都能被乡亲们随意展示。谢宏军觉得,他并未画出农民的最美肖像,却画出了他们原本的模样和真实命运。

    “这间乡村诊所更像是一个集市,病人们在此交换命运的故事”

    画这些人时,谢宏军心里最初的愿望其实很大:画出当代中国完整的农民肖像。从1997年到2000年,他画了素描速写1000多张。

    这些画纸有大有小,有干净整洁的,也有被弄脏和折起的。有时画家把铅笔削得很尖,画出的线条纤细尖锐;有时他来不及削笔便匆匆作画,留下粗重潦草的轮廓。有的画很完整,人躺在病床上,面容和身形都被细致描绘;有的画刚落几笔病人就离开了,只有一双眼和半张脸。

    每张画谢宏军都曾贴在自己的屋里,直到贴满几面墙。家人说画中人“太丑”,他也不吱声,还是每日去诊所。

    他一边画着,一边观察诊所里的“风云变幻”:本来安静不语的村姑忽然和丈夫打了起来;一位大嫂被电视机的噪音赶跑了;老太婆仇恨地瞪着老爷子,而老爷子却沉思地盯着别人;一位村长塞钱给情妇;一个大户偷摸女病人的身体……诊所里有人看病,有人喝茶,有人嬉笑,有人扭打,全然不觉身边还有个“记录者”。

    诊病或候诊期间,病患们也会交流各自的见闻故事。“老将军”讲起革命史,“县城富豪”炫耀生意经,村姑们拉扯着“绯闻”,汉子们谈论“酒量”。

    “历史的消息,在这个小院子中一直传承着。”谢宏军说。在他眼里,这间乡村诊所更像是一个集市,病人们在此交换命运的故事,用经历和口述共同构建一段历史。人的记忆则作为载体,将历史传承下去。所以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是中国的“荷马”。

    由此谢宏军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农村小孩是自然人,和庄稼、土地、河流一同生长”。在没有书、电视和网络来讲述人间生活的时候,他获取知识的基础就是民间传说。叔叔伯伯们割完麦子,会凑在一起抽烟闲聊。婶娘奶奶们摇着纺车,也会说起过去的事,“这条根一直没断”。

    “孙神医”的乡村诊所的的确确是消失了,病人们早已散去,无处可寻。一同消失的还有谢宏军记忆中的故乡。如今,淮安城除了广场上一块“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的石碑依然保持着清代的“派头”,早已变成现代化的模样。马路两旁插上了造型复杂华丽的路灯,轿车时不时会造成拥堵。在店铺连片的商业街上,人们着装摩登,“再也不见病与苦了”。

    谢宏军努力在这里找出记忆里的痕迹。他发现一座跨过小河的石桥,桥下稀疏的几丛芦苇引得他直呼“好美”。他又看到几间白墙青砖的老房子,便赶紧去摸摸木头大门,啧啧地说“还是这个好”。事实上,他几乎连过去每日经过的路口也快认不出来了,只能凭着感觉左转、右转。

    正在画家兴叹之时,离乡村诊所不远的小巷中忽然出现一张轮椅。一位老太蜷在上面,两个中年人陪伴左右。他们慢慢地在巷中移动着,引起了谢宏军的注意。

    “有病人的地方就有诊所!”他加快脚步,朝着轮椅出来的大门走去。

    依然是没有标识,甚至还用帘子遮挡着门脸儿,另一间乡村诊所被谢宏军找到了。进屋,一位中年妇女从里间走出,看见他,定定地站住。

    “哎?你来了!”她一眼认出画家。画家笑了,他也认出了她,正是孙先生的助手小郎。十多年前,她还是个跟着“神医”记笔记的学徒,如今已自立门户,开了属于自己的诊所。和过去一样,墙上也挂着锦旗,床上也躺着病人,只是数量少了很多。

    面对故人和记者,“郎医生”始终紧张。她没有行医执照,自称只是“帮乡人做做保健”,对眼下诊所的经营情况,她只字不提。就连师傅孙兆生,也只说“不再联络”。

    一位老人坐在诊室一角。“郎医生”把火罐拔到他的腹部。这位老人极像谢宏军画中的某位:赤裸的双腿上肌肉萎缩了,显得非常细瘦,大衣松散地搭在身上,面带愁容。

    问及年龄,答曰七十。再问职业,退休铁匠。当知晓发问者是为孙兆生而来,老人突然健谈起来。说起孙先生在的时候,给他瞧好了腰病。这些年没保养,又复发了,“便来找孙先生的徒弟”。

    说着老人激动了,一手用拐杖点着地,一手努力地在空中挥舞指点:“拆了东边拆西边,变化太大。”他很想再说些什么,只是空荡荡的诊所早没了过去的听众和看客,没人搭话,他便兀自静默了。

    出门后,谢宏军忙着为“郎医生”解释:“时代不同了,她害怕。”画家对这些“熟面孔”还保存着一份情谊:他念叨着刘二的生意更大了,一个村姑去了扬州娱乐城当陪酒女郎,村长因贪污被判刑,他的情人也离了婚,远嫁他乡。当然,大部分乡村病人的命运他早已不知,只见过卖鸡蛋的姑娘一面,“头发更黄了”。 

    至于“孙神医”,听说在南京还买了辆小汽车。

    “中国各阶层的变异,农民最大。”谢宏军分析道。但他豪言,即使乡亲子弟进城打工、变换身份甚至再不接地气,“我也能画出他们的本相,我熟知!”

    事实上,这些年他忙着画80年代明星肖像,画政治事件,画影视剧中令人怀旧的情节,就是没有再画过这群乡民。

    而对待那些老旧的素描,他把它们装进脏乎乎的塑料袋,又扔回阁楼。正值傍晚,小窗里透出微弱光线,那厚厚的一沓就在这光线中“砰”地落地,扬起一团尘土。

本报记者 秦珍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23日 12 版

命运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