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旁白

我们在“柴战”中看见什么

陈方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9日   09 版)

    很多场合,柴静介绍自己时都说,“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可如今,柴欲静而风不止,一本《看见》竟然引发了“挺柴”和“砍柴”的一场喧嚣论战。

    这一场“柴战”,由无聊的八卦情史开篇,接着是专业性的新闻素养之争,然后又是“老男人饭局文化”的托举。微博达人“不加V”来了,记者闾丘露薇来了,主持人董路也来了,连姚晨、陈数等演艺界人士都主动“参战”了。与去年那一场声势浩大的“倒韩”风波相比,“柴战”中的主角倒是淡定很多,无论外界如何评说,或挺或砍,柴静始终安静得像个局外人,不见任何回应。

    说这一场“柴战”只是一场无聊的狂欢,似乎也不太准确。对于“柴粉”或更多围观者来说,那些关乎柴静的蜚短流长的八卦情史,说好听点儿算是“吉光片羽”,即便如此,它也只是满足了更多人的窥私欲罢了,根本不必上升到社会公共空间这个层面来讨论。倒是闾丘露薇关于新闻专业素养的“不点名”质疑,似乎为“砍柴”行动的无聊开端增加了一点营养成分。虽然众多围观者都认为这是“砍柴”的重要一刀,但大多数媒体人士的目光并不那么狭隘,电视制片人王青雷的看法就是一例,“长久以来,中国的新闻从业者们因为‘抱团取暖’甚至‘同仇敌忾’,而‘相敬如宾’‘一团和气’,所以专业主义精神日渐式微。以我了解的柴静会兼听则明,毕竟神交已久如此的忠言逆耳难能可贵,这是共同前行的新闻人的专业论争,因为它关系着我们和后辈寻求的方向,而并不是两个名女人的同行相轻。”

    假若到此为止,这一场论战可能就此画上句号,偏偏董路又站出来称,柴静的成名依托的完全是央视平台和“老男人的饭局”。董路“这一刀”,不免让人想起冰心女士当年写的《太太的客厅》。而当演艺界几位“大V”出来“跨界”发言时,她们未必能起到事实上的“护柴”效果,相反却很可能将这一场刚刚裹上一些“专业主义”营养成分的论战,又重新娱乐化。

    围观这一场混乱的“砍柴”与“挺柴”互博,我们到底得到什么?假若说新闻人看到的是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探讨,那么,更多的非新闻人又在“感受”什么?事实上,我不相信有太多人是从关心新闻专业素养的立场出发来围观这场“柴战”,太多人或许只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证明,证明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哦,原来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她”。

    殊不知,很多时候,过分的辩护很有可能成为客观上的“黑”。不加克制的追捧对当事者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从“倒韩”到“砍柴”,中国社会似乎总是习惯于“一面造神,一面打鬼”。将柴静说成当代林徽因,这是造神;当某个契机出现,另一部分人将她污名化,这又是打鬼。“造神”与“打鬼”的交织中,唯独缺乏将当事人放置于“人”的层面来做评价。而事实上,将当事人回归“人”的层面加以待之,这也是围观者自我回归“人”的层面的过程。“不被舆论左右乃思想独立,不被环境左右乃行动自由”,如果之前你不曾被裹挟着一起“神化”柴静,那么当有人质疑她的时候,大体上你也不会心绪难平。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围观“柴战”,到底看见了什么,似乎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倒韩”到“砍柴”以及那些对“公知”围剿的纷纷扰扰中,学会做一个独立的人。

分享到:
为什么拍纪录片?因为心疼他们
我们在“柴战”中看见什么
少了寒暄多了心照不宣,俩故宫互诉衷肠
炫耀性消费走了,隐形奢华来了?
老站见证春运
艺术中国寻找年度影响力
图片新闻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