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这个字以前不太常用,近年忽然走红,据说是因为它的造型本身就像极了人窘迫时的表情。从《人在囧途》到《泰囧》,我们也看遍了各种事与愿违的郁闷表情——主角作为老板或公司高管,原先那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在与现实碰撞后落得一地鸡毛,一而再、再而三地露出狼狈相……窘境从来都不是险境,主人公最多走错了房间又脱不了身引发尴尬,被人打个鼻青脸肿,但绝不至于伤筋动骨,所以看的人可以轻松一笑。
除去好玩儿,电影的受欢迎也是因为触动了许多同感吧——窘迫随处都有,谁都可能遭遇。所以,笑一笑剧中人的同时,也不妨笑一笑自己。
囧是主观感受,感到囧的一大原因,是自己觉得这样丢人。细看影片里主人公囧态毕露的细节,大多只是生活中的寻常事——春运回家不顺、一路车船颠簸甚至坐了一段拖拉机;在国外费尽心机想比竞争对手先到达目的地,却一路不顺,甚至失足落水……事情本身没什么,只有顺利不顺利、对人方便不方便的差别,只有在当事人觉得这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体面、期望而大失所望气急败坏时,才让人格外好笑。
哪里是外在处境令人窘迫呢?分明是内心的观念让人为小事在意甚至抓狂。比如“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我的言行举止得要配得上我的身份”、“事情应该按我的想法或计划那样实现”……然而,有谁真的需要这样的观念吗?有谁真的需要抓着不放,再在现实变化面前茫然失措吗?那些外在处境甚至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能放开“我一定要如何”的想法,一笑置之,窘迫才可能烟消云散。
当然,观念通常不容易马上放下。当事人便在他坚持的追求方向或处事方式上,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事与愿违。影片里王宝强一直都是一根筋地单纯、热情、乐观着,跟徐峥那总想严肃正经的角色搭在一块儿,永远都不会按徐峥想要的牌理出牌,这让片子更加欢乐。每当看到徐峥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时,却又很快掉进更大的狼狈中,你就会忍俊不禁。
笑中也可能隐含着一点辛酸。两部片子都是关于在路途中发生的故事,在路上,是一个隐喻——其实我们也都在路上,在自己有意无意选择的,认为能通往理想生活的路上。你可能经过忧愁苦恼,经过犹豫彷徨,收获果实与欢笑,也会闹过自己为之脸红的笑话,会对囧深有体会。单是发生什么事并不足以令你囧,往往是外在境遇把内心原本就有的不安、焦虑、狼狈引了出来——有点起伏是小事,比这更大的是,其实你经常并不确认,这条路是不是真的通向理想的方向?即便远方真的有你的梦想,你也难以确认自己是否能到达。在这样的不安中,你有时会怀疑,即便我此刻安然无恙,看起来很好甚至很体面很光鲜,但这些能持续多久?未来又会怎样?
细看《人在囧途》和《泰囧》这两部片子,它们其实已经撕开了许多本无价值的东西。两部片子的主角,最终都“回家”了。经历再多的囧,并没有让他们损失任何重要的东西,反而帮他们学到了很多——不用再那么端着了,不用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做事时眼睛可以看向远方,然而永远不要忘了珍惜亲情。毕竟,谁愿意舍本逐末,为了短暂易变的目标,放弃恒久稳定属于你的幸福呢?幸运的是,即便有过风波,亲情始终没有远离,仍在那里等待他们回归。
既然如此,有过些窘迫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只是一些提醒,告诉你有些地方不对劲儿。你若习惯于向外找原因,只想靠修正外界环境来满足自己的意愿,弯路就会绕得多一点。学会反观自己,看清有没有什么放不下的观念和想法,这样窘境才容易化为助力,帮你更快地回到正路上。
囧事每个人都会经历,不顾事实规律,只坚持自己想要的一定得实现,才容易让人从窘迫走向难以自拔的痛苦。其实真相往往比你想象得更加友善,囧事只是在温柔地提醒你,你的愿望你的路出了偏差,这样下去你会损失真正重要的!当你收到生活的教训和提示,才容易化解自己的窘迫。若你还能学会放轻松,学会自嘲,过去的“囧”只会增加你此刻与未来的欢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