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3D打印照相馆”的出现,“3D打印”愈发成为很多人关注的新鲜名词。不过记者从天津大学得知,3D打印技术听起来十分新潮,实际上早在1998年,科技部就在国内设立了5个推广中心推广这项技术,天津大学是其中之一,当时就拥有了3D打印设备。
天津大学的“3D打印快速制造基地”看上去与普通复印店区别不大。30多平方米房间内放置着两台两米多高的机器,外形看起来十分普通。工作人员掀开一台机器的罩子,记者看到,一块边长0.5米的正方形白板上,一束红色的激光来回扫描,激光扫过后的区域颜色瞬间变深。初看起来,完全看不出能做出3D效果来。
工作人员陈光辉说,能够用于3D打印的材料主要有石蜡粉、金属粉、高分子材料粉、树脂等。以打印一个“人”来说,3D打印技术首先是通过软件,在电脑中建立一个人的三维立体图形,将图形传输到打印设备上。打印的过程是把人从脚底到头顶横切为上千个薄层,逐个层打印定形,并依次叠加在一起,最后出来一个3D立体模型。
据介绍,每个薄层的打印,先是如同刷墙,涂上厚度为0.06mm的粉体材料,随后激光扫过需要打印的区域,该区域的粉体瞬间被高温凝固,同时紧接着下一薄层接力赛般再被激光定形。前后两个薄层之间由于激光的“过烧”,能够实现无缝连接,不会存在缝隙。如此往复叠加,最终成形的固体部分实物,完全如同电脑制作的三维立体图。而人经过扫描建模后,激光最终能“烧”出个一模一样的模型,如同照相一般。
制造基地负责人崔国起告诉记者,目前该基地的打印机单次能打印的最大体积是边长为0.5米的正方体。他们打印过的最大物体是两米多长的“游艇”。要想打印出超出单次最大体积的物体,可以把物体分成几个部分打印后再拼装成整体。
崔国起说,如果按1∶1的比例打印一个1.7米高的成人模型,仅需3天时间,费用为1万多元。如果仅为巴掌大的模型,几小时就能完成,费用也仅需几百元。至于3D打印的技术精度,据他介绍,目前该基地打印过的最小部件只有0.4毫米长。如果打印比例1∶1的真人,能分辨出人的毛孔;如果脸上有青春痘的话,也能够清楚地“照”出来。
“3D打印技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早已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如人们熟知的神舟飞船中宇航员的坐垫,就是天津大学利用这项技术制造模型,并最终造出成品。在医疗领域,每个人的骨关节不同,利用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制造个性化模型,并制造出与病人需求一致的关节。该技术还在军工装备、家电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据崔国起介绍,2012年底,天津大学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将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争取让3D打印速度更快,材料应用更广,费用更低。这是目前该领域努力的重要方向。至于公众目前接触的3D照相,只是这项技术应用中非常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