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每到这个时候,“回家”就写在了漂泊在外的游子脸上,再遥远的路途、再难买的车票,都无法阻挡回家过年的信念。
随着2013年春运大幕拉开,一部以“回家过年”为主题的微电影《家在情在,我的春节》在国内各大主流视频网站上线播出,短短两天时间,仅在凤凰视频,这部微电影就获得网友近10万次的点击量。
传递亲情正能量
《家在情在,我的春节》是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深圳市耕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凤凰视频及深圳南山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共同推出的、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为主旨的微电影作品,该片由《车票》、《相亲》、《新生》三个独立的微故事组成,讲述了春节来临之际,发生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物身上的几段情感故事——《车票》用温情和善意感人,《相亲》以夸张诙谐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某种无奈,《新生》则寓意着新年最美好的希望。
这部微电影,让在深圳工作多年的小崔瞬间回到了那个温暖的场景:一别数年的家乡,熟悉的村头小路,推开院门,等待已久的父母满脸笑意接过行李,餐桌上,是早已备好的一桌年饭……这是一个想一想都会让人眼睛湿润的场景。小崔说,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已经几年没有在春节回过老家了,今年,无论如何她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去,不仅仅因为这部微电影带给她的感动,更因为那愈久愈浓的乡情和亲情。
《家在情在,我的春节》的上线播出,不仅赢得了网友的关注,也吸引了业界对该片的赞誉。深圳影视家协会一位导演认为,该片的镜头表现成熟,情节铺排和人物对话充满艺术感,表达了人们在春节这一特别的日子里期盼团圆的心情,又使亲情的表达充满新意,贴近人们的节日习惯。
主题歌温暖回家路
2013年春运开始,亿万游子又踏上了回家过年的旅程。微电影《家在情在,我的春节》及主题歌《我的中国节》也伴随他们一起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有关部门的预计数字表明,今年春运的客流量将超34亿人次,而火车是春运期间最主要的运输载体。
春运期间,这部微电影将覆盖由本报战略合作伙伴鼎程传媒负责媒体运营的全国各大主流客运线路,包括600多辆空调列车的8万个液晶电视屏,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00多个经济活跃的城市,预计整个春运期间将有超过两亿人次观看。
出品方表示,在春运列车电视上播放《家在情在,我的春节》不仅契合旅客们归心似箭的心情,更为他们的路途增添了浓浓的亲情和喜庆的节日气氛。
据记者了解,该系列微电影的主题曲《我的中国节》的MV也同时登上了春运列车的电视屏幕,这首歌曲由著名词作家蒋开儒和著名作曲家刘青共同创作,由军旅歌手刘子琪倾情演绎。歌词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元素及雨、风、雪等天气特征,巧妙地表现出每个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元素,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歌曲MV在央视及主流视频网站播出后,受到亿万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有深圳文化学者评论说,主题曲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是因为歌词、作曲均来源于生活,看似平凡、质朴,实则体现了人们对真实、美好亲情的期盼,唤醒了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搭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平台
在影片出品人、深圳耕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行根的记忆中,儿时过年,会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岁,还有期待已久的一身新衣服和压岁钱。如今,原本蕴含着美好回忆的春节,却变成派红包、酒店里的年夜饭以及群发的拜年短信。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实际上,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凝结着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思想精华。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这些传统节日文化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甚至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陆行根表示:“看看火车站人潮汹涌的长队,看看打工者骑摩托车返乡过年的震撼景象,我们知道,中国传统节日仍存在于国人的生活和记忆中,我们的微电影就是想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串串熟悉的细节唤醒人们对亲情的珍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
出品方、中国青年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态度,将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2012年,中国青年报携手深圳耕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凤凰视频等机构,共同推出了《家在情在,我的中国节》系列微电影,希望通过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让他们更多了解、继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在网络热播的《家在情在,我的春节》是该系列微电影最新推出的一部作品。此前,出品方已成功推出《我的端午节》、《我的中秋节》、《我的重阳节》等多部展现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的微电影作品,这一系列微电影受到网友追捧也表明,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为主旨的传播平台和品牌正在形成。
据记者了解,《家在情在,我的中国节》系列微电影的下一部《我的元宵节》已经完成后期制作,将在元宵节前夕登录全国各大视频网站。该片将继续秉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主旨,给广大网友带来源自亲情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