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满载实弹赴西太平洋训练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来说,贴近实战不是一句口号。
“青岛”舰舰艏的主炮里、上甲板高处的导弹发射装置里、左右舷的鱼雷发射管里,装填的都是实弹,就连后甲板机库里的反潜直升机也挂上了航空鱼雷。“这很少见。”一位中尉说。
其实,这一切从起航时就显露出来了。1月29日清晨,青岛港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50米,编队指挥员田中在动员仪式上说:“眼下,我们要战胜的敌人就是大雾”,“在我们北海舰队的字典里,只有‘打胜仗’三个字。”
据说,这样的誓师动员以往都在大礼堂里举行,各舰还要派代表发言,历时长达40多分钟,但这次,一切繁文缛节都被省去,整个动员用时仅5分钟。
浓雾中,编队3艘舰艇各自隐蔽出航,到达汇合海区后,旋即升级为一级战斗部署,与海上另外一支扮演“蓝军”的舰艇编队展开对抗,“青岛”舰舱室内不时传出“导弹发射”的口令。
一级战斗部署是舰艇最高级别部署,全舰所有人员都有战位,炊事员的岗位是弹药搬运手,因此中午大家只能吃“寒食”,每个人分到两个面包、一袋榨菜。有人看到,在指挥室,编队指挥员一边啃面包一边和参谋人员推敲训练方案细节。
编队指挥人员透露,这次远航指挥组带来不少作战中的难题,都将在此次训练中探索出结果来。“什么叫满载而归,就是满载训练成果而归。”他强调说。
昨天上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入宫古海峡后,海上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一些演练课目既是训练,也是实战了。
训练强度大是官兵们的普遍反映。“青岛”舰曹原上士说,与以往的训练不同,这次任务中,战斗警报随时可能拉响,“那意味着,不管你在干什么,听到警报,必须放下一切,奔向战位。”
一些细节也可以说明问题。编队此次训练没有携带补给舰,因为补给舰航速相对较慢。“青岛”舰内部的水密门时常处于关闭状态,严阵以待的官兵模拟的是舰艇中弹、碰撞进水,艇员实施自救。就连用餐时舰上的广播“深蓝之声”里,介绍的都是宫古海峡、巴士海峡的战略地位这样的小常识。
入夜,舰上通知灯火管制,位于甲板上层的驾驶室里一片漆黑,只有舰艇仪器发出暗红、幽绿的光,舱室外是燃气轮机的轰鸣声和一望无际、黑黢黢的大海。舰艇内部,作战指挥室、主动力舱、主炮控制室内,灯火通明,官兵们各司其职、毫不松懈地坚守在战位上,整个战舰像一个庞大复杂的机器,仍在高速运转着。
本报南海“青岛”舰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