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爱心助学 一场青春的接力

——记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本报记者 王素洁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05日   05 版)

    兰州石化青年志愿者王海柔参加助学走访活动。

    郭萍送给自己的结婚礼物,是向甘肃省会宁县侯川中心小学捐建一间图书室。

    书是自己亲自挑的,买书的钱是她工作两年来攒下的,“用我跟我老公的名义捐的,有点纪念意义。”去年,80后的郭萍“荣升”为母亲,她已想着“将来还可以为儿子捐一间”。

    郭萍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这支队伍于2008年组建,目前已有注册青年志愿者2084名,并且建立起“团委—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的三级工作管理体系。助学行动,是这支队伍的“强项”。

    和受助孩子一起成长

    说起服务队的助学“强项”,服务队队长荣玲莉第一句话就是,“这跟我们兰州石化多年来的助学传统有很大关系”。这个有着一头长发、脸上常带微笑的“漂亮队长”,在助学上是“老资格”了。14年前,21岁的荣玲莉就在自己所在的兰州石化设备维修公司,发起与甘肃省庄浪县白堡乡峰山希望小学10名贫困生的结对帮扶活动,并在短期之内就招募到100多名志愿者。

    “我也没想到那时候不到半个月就招募了100多人。”在她的记忆里,那些志愿者,有些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忆起当年的求学经历都深有同感;有些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员工,觉得“这事儿很值”,不用花多少钱就能让农村孩子有书读;也有些年龄大的老职工,看到现在还有孩子上不起学,很是心痛。“不管大家的初衷是什么,但一个共识是,我们想帮这些贫困孩子读书。”荣玲莉说。

    此后,每年秋季学期伊始,设备维修公司志愿者的助学款都会被荣玲莉准时寄到学校,即便是2003年因膝盖受伤入院,病床上的她也没忘记给孩子张罗这笔“上学钱”。每隔一年,荣玲莉会带领公司里的志愿者去一趟那座大山深处的希望小学,给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衣物和助学金。

    如今,那些孩子中最小的将要高考,最大的已经上大二、大三,荣玲莉一直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如指掌”,也在“跟他们一起成长”。

    在这“一起成长”的十几年里,荣玲莉做了妻子,当了母亲,助学的脚步却从未停下,在她看来,“做助学不是一天两天的激情,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2007年,亲自走访落实后,荣玲莉又组织爱心员工与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乡7名“双特生”(即家庭特别困难、学习特别优异的学生)结对。但那年走访的时候,荣玲莉已有6个月的身孕,一路颠簸,她还是“挺着大肚子”挨家挨户走访了7名受助学生的家。对这一在很多人看来“太危险”的举动,她解释称,“那边情况我比较熟悉,要是我不去,可能这个助学活动就会推迟”。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荣玲莉又带着4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赶赴舟曲,发放救灾物资,并资助了60名受灾学生。

    一封受灾学生寄来的感谢信,让荣玲莉备感振奋,信中写道:或许你们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我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永远都不会忘记“兰州石化公司志愿者服务队”这个名字……我希望长大后也像他们那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帮贫困孩子读书”的共识延续至今,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石油人”成为其中的主力,通过爱心助学,传递着源源不断的青春正能量。

    郭萍是兰州石化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助学工作的负责人,她牵头的“每人每月两元钱,山里孩子展笑颜”助学募集活动自开展以来,已收到来自公司31个志愿服务分队的近13万元助学款。

    早在2007年工作转正的那天,她就开始了自己的助学行动。为了“让转正也有点意义”的郭萍,在网上找到一家名为“蓝天助学”的网站,联系了一名甘肃山区的贫困小学生,与其结成了一对一的助学对子。之后,郭萍加入“蓝天助学”团队,成为一名助学义工,开始为网站探索开辟新的学区。

    “那时候一到周末,基本上就是去走访”。为寻访、核实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郭萍利用每个周末去甘肃榆中县走访,但“去一次,就伤心一次”。

    走访过程中,这个在城市长大的80后女孩见到许多“曾无法想象的贫穷”。她去过屋顶比她一米六的身高还要矮的家,也见过“不知道番茄和豆角长成什么样子的”小女孩,还遇到过和她一样二十几岁、“却看着像40多岁”的农村少妇……

    因为每次走访都是去最偏僻的山村,山遥路远,“老摔跟头,跟爬天梯似的”,郭萍笑着说。即便如此,她还是实地走访了榆中上百个贫困学生家庭,接触了当地10多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深入了解了榆中地区的贫困学生状况,并为“蓝天助学”成功开辟了这个学区。

    虽然“去一次,就伤心一次”,但是“下一次还是想去”。郭萍说,她觉得“自己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

    每次走访都是震撼教育

    走访的形式被郭萍引进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志愿者服务队的助学工作,定期组织公司志愿者,到贫困家庭和偏远学校走访。

    “每次去的路上,大家都叽叽喳喳的,特别热闹,但回来的时候都静悄悄的,因为很受冲击。”郭萍说。

    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在一次走访回来后,内心深受震撼。因为她冬天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都要把水放热后才洗脸,而那天走访的村落“连水都喝不上,我觉得每天早上放掉的那些水,好‘犯罪’啊”,这名志愿者说。

    物业部门的志愿者王海柔参加的一次助学走访,是去一所山谷里的藏族小学捐赠学习用品和物资。当汽车再也开不进去的时候,王海柔和志愿者纷纷下车,将大件的物品转运到一辆农用拖拉机上,剩下的物品由大家用肩扛、用自行车驮着上山。那条据说长4公里的山路,他们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王海柔第一次对“交通闭塞”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另一个场景,更让王海柔自此产生“深深的不安”。

    告别时,那所藏族小学的孩子围拢在志愿者身边,排队向每一名志愿者敬献哈达。其中一个女孩还带头唱起了歌,在场的许多人都是哭着离开的。他们前边走,孩子们在后边追,跑上山梁,一路相随。有的孩子挥着双手大声喊:“你们一定要再来看我们!” 

    “我们所做的那么有限,但是受到这样的礼遇真是有愧……我一定会再来的,一定会!”王海柔在日记里写道。

    在郭萍看来,每次走访,对他们这些80后、90后青年志愿者而言,都是一种“震撼教育”,可不论路多难,“下次再去,车依旧会被志愿者塞得爆满”。

分享到:
一套房变成两套卖,这样的项目怎么通过了竣工验收
爱心助学 一场青春的接力
那些年陪我长大的哥哥姐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