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雾霾”成为敏感词的非常时期,破碎的生态也为汽车赋予了“原罪”。“两桶油”与国内所有车企一并“伏法”,怎么看都有些无厘头的味道。当人们幻想着《西游·降魔篇》中的大魔头如何凌空出世的时候,汽车也成为现实世界中疏于管教的“妖猴”,人们迫不及待地要为车企戴上紧箍咒。国Ⅴ排放标准是第一个灵符,未来的掣肘,只会多不会少,车企想要破除桎梏,就需要有“转世”的勇气。
不久前,大众在海南石梅湾举行的电动车试驾活动,举起了“零污染”的招牌,开启了汽车企业面对雾霾的自赎。海南是国内少有的空气四季清新的地方,大众在这里为电动车“传道”,显示出带领人们逃离雾霾的小聪明。当然,大众也抓到了一个最好的宣传时机,它试图向人们证明,汽车并非雾霾祸首,长期推行高效动力理念,致力于减少排放、营造绿色生态的大众,在这场针对汽车的口诛笔伐中,或许是最无辜的一个。
与其他车企致力于打造独有的电动车品牌不同,大众更热衷于在燃油车型的电动化上下功夫。此次试驾的高尔夫电动车,在外表上与普通高尔夫几乎完全一致,但在发动机舱内跳动的,却是一颗电动的心。其电动机最高功率为85千瓦/115马力,最大扭矩达到270牛·米,只需11.8秒的时间,即可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可达到135公里/小时。
高尔夫电动车最大行驶里程可达150公里,这一行驶里程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出行需求。对于短途行驶,高尔夫电动车是一个能够实现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理想解决方案。此外,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普通”、“舒适+”和“里程+”模式,可以使驾驶者在动力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之间进行灵活选择,获得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在实现零排放的同时,驾驶也更具乐趣。
据介绍,大众汽车进行电动车的开发已经40多年,积累了足够的研发成果和经验。今年,e-up! 和高尔夫电动车将实现量产。此外,从2014年开始,大众汽车旗下部分核心车型还将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燃油汽车百年来奠定的统治地位,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没有受到过撼动。有关电动车的研究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几乎每个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成果,但真正量产的产品,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其原因就在于,各国政府对电动车推广的态度都很暧昧,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谁也不愿意做先吃螃蟹的人。
在德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案对于汽车企业的要求是,CO2的排放量不能高于限定的数值,至于你是用电动车、混合动力还是用涡轮增压和直喷来实现,政府不做硬性要求。所以就有了清洁柴油车在欧洲的大行其道,以及汽油机高效节油动力技术的大发展。大众汽车的TSI+DSG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相比之下,中国对电动车的支持则是最具力度的。作为全球少有的明确鼓励电动车发展的国家,中国无疑为那些技术强势的跨国车企带来了机会。它们终于可以拾起一度放弃的电动车技术,开展持续有效的研发,并将“零污染”的赌注押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上。
据大众预计,2018年,其电动汽车占公司全球总销售额的比例将达到3%。在中国,至2016年,大众新增投资将达140亿欧元,其中约三分之二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2018年以后,大众电动车将在华实现大规模量产,年产销量达10万辆。
这几年来,受中国影响,其他发达国家也开始陆续对电动车的推广采取政策扶持。中国的经验和教训,甚至作为其衡量本国电动车发展可能性的重要依据。我们看到,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已将电动车推到了圣坛之上。人们祈求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却忽略了长期的化工制造和高污染生产这些环境致命因素。狠下心来剔除低水平高污染行业,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才是当务之急。
在大众汽车看来,如果不从源头治理环境,仅依靠汽车的电动化来改善环境,是无济于事的。这是一个有着多年绿色环保技术开发经验的车企最为实在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讲,汽车企业不只不是造成雾霾的杀手,反而是环保技术最为前端的推广者。不论是排放标准的制定,还是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行,都活跃着这些车企的身影。
本报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