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鼓荡青春30年

潘用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18日   06 版)

    最早跟《中国青年报》结缘是在大学时期。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那时候,一大批老三届同学经历“文革”磨难,都对未来满怀憧憬。校园里,同学们常常聚集在报栏下,“放眼五洲风云,纵论天下大事”。当时“左”的思想还在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而刚复刊的《中国青年报》,伴随着震动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报道了中共中央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决定,热情赞颂“四五运动”,还发表了一系列引领思想解放运动的文章。这在广大青年的心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下课同学们就涌到阅览室,争相传阅《中国青年报》,一篇篇闪耀着思想光辉的文章,仿佛是鼓荡青春的一股强劲东风。

    最令人激动的是文学讨论课,简直就是思想交锋的战场。同学们都把报刊作为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源泉。我们手中拿着各式资料,都少不了从《中国青年报》上抄录的文章。如果有人要引述最新的作品、观点,往往扬起手中的《中国青年报》抄录本,走上讲台高声朗读文段,然后发表演讲,激浊扬清,台下也总是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讨论课常常从下午持续到晚上,遇到停电,教室里便会燃起一根根蜡烛——讨论继续进行。闪闪的烛光下,那激情飞扬的《中国青年报》,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至今仍然留在记忆中,让人感动不已。

    后来,我到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学校每天有30分钟的读报课,每个班可以自己选订一份报纸。我毫不犹豫地选订了《中国青年报》。我让学生从当天各版中选出自己最喜爱的文章在班上朗读,读完后自由讨论。学生跟我一样,也非常喜欢这份报纸。他们总能够选出最能表现自己青春气质、最能打动他们美好梦想的文章。读报课也延伸到了课余。作文中,常常能看到报道中的事例;交谈中,常常能听到报纸上的语言。老师和家长都觉得这群孩子变了,变得懂事、成熟了;变得眼界开阔了。

    之后,我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连年担负高三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和学生都意识到,一味地埋头读死书、搞题海战术是不行的。高考要求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青年报》,恰是这方面最好的活教材。

    高三学生课业很紧,但我和我的学生仍然坚持天天读《中国青年报》,尤其是时评,我把它当做范文来讲,引导学生学习时评的写作方法,扣紧时代脉搏,抒发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

    从读报,到学习写作,再到关注社会、学会思考,我的高三学生,就这样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了。伴随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也在不断进步。而《中国青年报》,始终是我和我的学生们思想上最好的向导、学习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现在,我已经到了将近退休的年龄,学生们却夸我依然年轻,他们说,从我身上依然还能看到年轻人的激情。

    我还喜爱着《中国青年报》,并坚持每天阅读,它就像一股强劲的东风,鼓荡着我心中珍藏的青春。

    (作者系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教师)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第二届)暨邀请报道对象回家”活动正在进行中,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www.cyol.net)活动专区或“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官方微博查看。

分享到:
我国每年浪费上千亿斤粮食
春节期间我国城市PM2.5最大超标4.7倍
深圳“200哥”网上晒飙车被交警严查
“轮椅上的大爱使者”老区送温暖
沈阳铁路局团委开“亲情专线”服务旅客
太原:志愿者助力春运 情暖回家路
《中国青年报》,鼓荡青春30年
科学发展新跨越
乌鲁木齐:“全城买鹅”为白血病患者筹药费
春运潮中的“绿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