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很多人还在陆续返程中。每到过年,人们都会面临“出行难”、“买票难”的问题,很多人也开始“自谋出路”,寻求新的回家方式——拼车。找几个老乡,或者干脆到网上找几个同路的网友拼车回家,既方便省钱,又节能环保,还能交个朋友。但从法律上来说,陌生人之间拼车很有可能违法,也很危险,万一出了事故责任该怎么认定?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拼车成了一桩“合理而不合法”的尴尬事。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搜狐网对9811人的调查显示,71.2%的受访者春节出行愿意拼车,82.0%的受访者认为拼车者应该分摊费用。受访者中,有车族占55.3%,无车族占44.7%。40.6%的人有过拼车经历。
多数受访者对拼车持肯定态度
调查显示,今年春节回家,大多数人选用的还是公共交通方式。具体来说,乘坐火车的占42.8%,乘长途汽车的占24.5%,坐飞机的占21.7%。但公共交通有很多不足,火车票太难买、飞机票太贵、长途汽车太麻烦……这些现实的困难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拼车回家”。
调查中,24.8%的人会开私家车回家过年,9.0%的人会选择蹭熟人的车或搭顺风车,5.6%的人会想办法找人拼车。
重庆的郝先生就是一位拼车族。今年他去成都的岳母家过年,觉得坐火车太挤,就想到拼车。他在网上搜到一家拼车的网站,注册后搜到了10多条从重庆到成都的拼车信息,通过短信很快就联系到一位车主,顺利地拼到了车。
一路都很顺利,郝先生和车主聊得也很投机,感觉像交了一个朋友。这次成功的拼车经历让郝先生尝到了甜头,“以后回家就拼车了。”
调查显示,愿意跟人一起拼车回家的受访者占71.2%,仅8.8%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
但陌生人之间拼车也存在风险。调查显示,人们对拼车的担忧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个人及财产安全(61.3%)、道路行驶安全(50.6%)、责任问题(41.1%)、与陌生人相处尴尬(36.0%)、难以找到顺路者(30.5%)、合法性问题(28.1%)、费用问题(22.0%)等。
考虑到风险问题,在拼车意愿上,女性显然比男性更为保守,男性受访者中愿意拼车的占73.7%,女性只占68.0%。
近年来,一些帮助人们实现快速拼车的民间组织开始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拼车的风险。例如某拼车网站,采用实名认证体系,实行会员制,帮助会员根据注册信息、出行习惯和线路等,自发配对进行拼车。报名的车主与乘客需要自愿签订一份协议书,拼车完成之后,还有一个相互评价系统。
该网站首席执行官沈利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自2011年9月上线以来,到现在累计已有3000多万次成功拼车的案例。仅就今年春节,从1月15日到2月7日的报名人数就达230多万。
调查中,多数人对拼车持肯定态度。51.0%的人认为拼车既环保又经济,应大力提倡;47.0%的人认为是一种社会互助,值得鼓励。但也有38.7%的人认为拼车有很多潜在风险,应当谨慎;11.0%的人认为有车主借此牟利,不应纵容。
82.0%受访者认为拼车者应该分摊费用
拼车势头火爆,但也有“软肋”——要想拼车合法,就必须特别注明是“免费搭载”。因为一旦涉及费用,就有可能被当作“非法营运”来处理。
今年1月30日,安徽阜阳人刘杰搭载4名工友回安徽老家过年,在南京江宁被运管所稽查人员拦住,称他此行是公司包车,有非法营运嫌疑,需要罚款3万元。7个多小时后,经单位开出证明才得以放行。南京江宁客管部门称,私家车带人,只要涉及费用都是非法营运。
此事引起公众热议。调查中,63.5%的人认为不应该罚,16.7%的人认为该罚,19.8%的人表示不好说。
北京市嘉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覃华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运营”的认定需要以“营利”为目的,合理分担油费和过路费,是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方便出行、节约成本而实施的行为,既不违反法律规定,也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应当被认定为“非法营运”。
他认为,一些管理部门将拼车定义为“非法运营”纯粹是为了罚款。“正确理解和使用法律应该坚持社会公益为先。拼车本来是挺好的事,政府不但不鼓励,还要处罚,结果打击了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不过也有法律人士提醒,车主和拼客一旦涉及金钱往来,就会破坏私家车登记时注明的“非营运车辆”的性质。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甚至会因“改变车辆运营性质”问题而拒赔。
为了避免“非法”的尴尬,有法律专家还为拼车设计了合同模板。在某拼车网站,车主和乘坐人在拼车前要签订一个协议,并提倡AA制分摊费用。“免费的午餐在我们之前的调查中发现是不可行的。”沈利川告诉记者,网站提供了一个比较透明的计算方式,分摊的费用大概是运营车辆的1/4到1/3。
而王永、邓飞、赵普等公益人士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则倡导完全免费。据介绍,这一公益项目自2012年1月启动以来,截至今年2月10日,参与活动的微博网友超过1.8万人,500余名车主帮助约1000余名乘客免费回家过年或返城工作。
邓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拼车人自愿承担一部分费用可以理解,但他们发起的活动是鼓励不收费的,一些人如果愿意承担部分费用,就鼓励他向公益组织捐款。
调查中,82.0%的受访者认为拼车者应该分摊油费、过路费。
郝先生这次拼车回家花了100多元钱,跟火车票价格差不多,他觉得很实惠。“基本上是分摊油费、过路费,车主并没有多要钱。其实再多给他一点我也愿意,毕竟人家开车也挺辛苦的。”
怎样才能使拼车合法有序
在日渐拥堵的城市中,拼车被称为继自驾车、乘公交车、打出租车之后的“第四种交通方式”。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对拼车采取鼓励的态度,认为可以提高汽车使用效率,既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尾气排放。比如,美国纽约市政府设立了高承载率汽车专用车道,鼓励私家车主上下班时拼车。如果乘坐3人以下的汽车使用这一车道,将被处以100美元以上的罚款。此外,很多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拼车上班,还专门为“拼车族”设立专用停车位。
而在我国,“有偿拼车”一直游离于“非法”与“合法”之间,不仅有“非法营运”之嫌,而且一旦出事责任如何认定也是问题。据媒体报道,2月4日上午杭州市江干区法院调解了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事件发生在去年春节,车主因好心让亲戚搭车去拜年,途中出了车祸,调解中商定车主赔偿受伤亲戚72万元。
这类事件让许多本来想提供方便的车主望而却步。早日推动拼车行为合法化、规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安徽巢湖的王先生认为,目前拼车面临有市场需求却无法律护航的尴尬。“与其让拼车‘遇到红灯绕着走’,倒不如科学设置规则,为其开‘绿灯’。”
河南漯河某公司职员张先生认为,其实“拼车”与“黑车”并不难甄别,拼车风险也完全可以通过制度设计予以规避。“拼车合法化,不缺民意支持和实践基础,只差对其行为进行法律明确和规范。”
怎样才能使拼车合法有序?受访者给出的建议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58.9%)、事前签订拼车协议(58.6%)、成立拼车协会(40.4%)、制定操作规范(39.8%)、建立权威系统完整的信息平台(38.6%)、政府加强监管(36.6%)、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30.6%)等。
本报记者 王俊秀 实习生 高天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