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刘世昕)新春上班后的第一个周末,审计署的8位领导和各个司局的负责人都没有休息,他们和审计署的青年代表,研究讨论审计署青年干部培养规划。
中央部委中,审计署算得上是年轻的部门——不仅成立的时间不长,今年刚刚步入第30个年头;而且队伍也很年轻,近3000人的审计队伍中,40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超过60%。
正是这些年轻人,已经在近年来的重大项目审计中充当了顶梁柱的角色:2012年,审计署投入4万人,历时3个月,拿出了一本清晰、完整的全国社保账,也对13亿人的养老钱、救命钱如何管得更好提出了建议;
2011年,同样是4万人3个月的投入,审计署摸清了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地方债总额为10.7万亿元,我国首次有了地方债的明白账。
这些教育背景为金融、财会、法律等涉及众多专业的年轻人,他们的同学,如果在投行、银行,或者律师事务所工作,拿上几十万元的年薪已经是家常便饭。而在审计署工作,薪水不高,还要经常出差加班,与家人聚少离多。
审计署社保司一处处长秦洁是2012年社保资金审计中的骨干力量之一。这位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年轻人说,刚入行时,她负责低保资金的审计,也曾为查不了大案有过抱怨。
可在接触了一家家低保户后,她逐渐明白,尽管自己查的只是每户几十元的资金量,但正是审计中发现的几十块钱的问题,对这个群体却非同寻常的重要,有可能关系到他们的病能不能治,有可能关系到一个孩子能不能读书。一线审计的这些经历,给了她投身审计事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社会上拜金、浮躁的风气也难免会影响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看来,审计工作的薪火相传需要一批敢于担当的年轻人。因此,要为年轻的审计干部设计成长方案,以事业留人。
在这次培养青年干部的座谈会上,刘家义强调,审计署的领导和前辈们要为年轻人“当好伯乐搭好台”。要给青年人压担子,把重点工作、难点任务交给优秀的年轻干部去完成,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要为青年干部打造学习平台,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教育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刘家义还介绍说,审计署已经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今后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年干部培养、管理、使用的制度办法,构建相应的青年干部培养教育体系,用制度保障青年审计干部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将建立一套青年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全方位监督其履职行为、生活行为、社交行为,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遵守法纪。
审计署的青年培养规划方案还包括,审计机关的每名领导都要联系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干部,逐一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措施,注意言传身教,发挥表率作用,做青年干部生活工作的榜样模范,发挥“传帮带”作用。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刘家义还提出了“立志、慎独、广才、善思、勤奋、敬业、自强、诚实、担当、强基”20个字的希望,与青年干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