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地出现的大学生勇救落水者溺水死亡的事件,体育院校领导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于晓光说,每当这类事情发生,社会上都在宣扬可贵的舍己救人精神,可是大家也应探讨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不会游泳?
2月25日,于晓光在“体质强,做栋梁——2013年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已是教育部两个月来第三次召开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教育界对学生体质下滑的忧思显而易见。用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东江的话形容,“舌尖上的中国”亟待转变为“脚尖下的中国”!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会上说,到2020年,我国设定的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8年时间,体育不能“拖后腿”;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如何加强学校体育,使国人体质支撑起这两个目标,是我们面临的大而难的课题。
学校体育不能承受无限责任之重
此次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针对田径、游泳、足球、排球、篮球、武术等6大项目,教育部计划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14年间所掌握的6大项的体育技能循序渐进。
于晓光认为,强化这些基础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学校里的现状是,跳马等体操项目几乎没有了,学生们练健美操、练体育舞蹈、练花样跳绳,安全性有了,但是那些基础项目可能就逐渐衰落了。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谢敏豪认为,体操也应在体育课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广义的体操,而不仅是健美操。他说,基础素质的锻炼很重要,而一味强调兴趣导向,解决不了基础素质问题。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指出,体育课越来越倾向于趣味性、娱乐性、安全性和健身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无法得到保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体操是运动之母,能够锻炼身体的综合素质。
此前,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也曾呼吁全国中小学恢复体操课。
天津体育学院院长姚家新说,体育课程应该按照基础素质的要求选择运动项目,“一定要把体操加进去”。他说,现在学校不开展体操,主要是单杠、双杠等项目有一定的风险性。
究其原因,于晓光说,学生一旦受伤,学校负不起“独生子女的责任”。另一位代表说,如今出现问题,家长就找老师、闹学校。
教育部体卫艺司最近拟定了一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向与会代表征求意见。不少人在“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这句话上重重划了一笔。
南开大学体育部主任高谊建议,教育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作为高校体育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依据。
福州大学校长助理黄志刚说,国家应该有法律,确保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后,学校不受“无限责任”的困扰。“这是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
他说,缺乏法律保障,学校的现状是承担“无限责任”,不敢让学生参加户外活动。
一位校领导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亲自接待过“校闹”。如今学生出了事情,有的家长会雇佣专门的“校闹”来索赔。而上级部门为了维护稳定,让学校“破财免灾”。与其这样,他宁可走正规的法律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陆靖表示,为了避免恶性循环,该校对体育课老师加强了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将急救能力纳入了对体育教师的考核。
去年,一名大学生在广州马拉松比赛中猝死。大连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元文学介绍,该校在网络上进行了调查,结论是不能因噎废食,放弃长跑项目。同时,该校也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每节课都有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场监管和服务。
华南理工大学20多名体育老师有救生员资格证
对于马拉松比赛,厦门大学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参加。201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2657名厦大学生组成了一个方阵。
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自豪地介绍,自从20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以来,厦大的参赛队伍每年都是最为壮观的一个。
2004年起,厦门大学还开设了马拉松课,2009年又设置了马拉松特色学分。学生凡报名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并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即可获得,迄今已有近2300人获得。
邬大光说,去年以来,接连发生的学生运动猝死事件,引起国人的广泛议论。因担心出事,许多高校的运动会都取消了长距离跑步项目,有的还取消了中长跑测试。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并不可取。运动猝死的频发,正是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学生体质下降造成的。厦大注重教给学生长跑知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比赛前也组织严格的体检。
厦门大学的另一个特色学分是游泳学分。从2011级学生开始,游泳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学分。新生入学以后,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如能通过,则可以直接获得这个学分,无需再选游泳课。
浙江财经学院副校长钟晓敏说,6年来,游泳课是该校“性价比”最高的课程之一。该校把掌握游泳技能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对所有学生开设了游泳课。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的会水率由学前的30%提高到了95%。“除非你有证明,证明你不适合游泳,否则必须学会游泳。”
在此次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们发现,游泳这一基础项目近几年来已被多所高校列为必修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主任于少勇说,该校的游泳是必修课,实施分级教学,要求学生两年内掌握游泳技能,如果第四学期游泳课不及格,体育课就不及格,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全部体育老师都必须通过4个泳姿的考核。
游泳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该校有个口号,“让华工学子人人学会游泳”,学生游泳不达标不能毕业。
为了学生安全,华南理工大学对体育教师进行了游泳和救生培训,20位教师取得救生员资格证书。课内外没有发生过一起游泳溺水事故。
据介绍,迄今已有80多所高校到华南理工大学“取经”。
体育工作能不能成为学校党政一把手考核指标
据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介绍,清华大学一直坚持进行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跑的测试。该校目前采取的是“半强迫”的体育教学方式。
事实上,在清华大学建校之初,推行的是强迫体育。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座谈会上说,马约翰先生当年在清华,到了体育时间,就会关闭其他场所,让学生锻炼身体。当年毕业的叶笃正院士今年93岁了,今天仍然耳聪目明,还在指挥他的学生们做事。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要完全恢复当年的传统,不太现实,于是采取了半强迫方式。他形容,体育是个“软柿子”,在高校毕业率、学生安全等面前,体育“常常被妥协”。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朱大勇说,由于校内课程冲突,该校教务部门只能在固定的几个时间段安排体育课,导致课程密度加大,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而且由于教改的需要,体育课课时与学分缩减的幅度较大,甚至难以完成一些项目的教学。
据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颜吾尔介绍,该校每年制定体育工作要点,校长办公会一年多次听取体育工作汇报——仅这一点,他的许多同行都表示实现不了。
郝平副部长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去年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有的学校,一个学期也开不了一次研究体育的工作会议,有什么困难,学校领导也不知情。不少院校的十二五规划,很少提及体育和学生体质。
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高校发展规划里面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学生体育问题,但是谁都不会漏掉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
正如东南大学副校长刘波坦言,相对于“985工程”、“211工程”和“2011计划”而言,学校在体育上的投入还显不足。
不少代表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体育工作能成为学校党政一把手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一位高校代表甚至指出,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应该“提高到反腐败的高度来认识”。对于不称职、不作为的校领导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要实行问责制。
一些高校也在尝试。郑州大学副校长宋毛平说,郑大2003年起实施体质质量报告和公示制度,将各院系体质监测数据进行排序,把监测结果与各院系领导的业绩挂钩,在先进体育单位评比中,对于学生体质结果不达标者,一票否决。
武汉理工大学最近的动作包括,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状况成为学校各级相关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学生而言,每年必须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期必须通过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锻炼标准,否则不准予毕业。凡是学生评优、免推硕士与博士生,体质都要达标。
在厦门大学的座谈会前,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率领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65所高等学校的负责人特地换上运动鞋,与大学生们一同参加长跑,口号是:“中国青年跑起来!”
本报厦门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