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蓝可儿死了,她为八卦爱好者提供了充足的谈资,每一位旁观者都可以用眼睛饕餮她的死亡。
打开电视机,新闻中反复播着“离奇”的视频片段;翻开报纸,是“揭开酒店灵异面纱”等故弄玄虚的标题;上个微博,整个屏幕都是含有恐怖图片的帖子;进入视频网站,可能是她死前最后挣扎的录像,已经被尽情观赏了两百多万次。
我们还要拿她的死亡消费多久?
这个加拿大华裔女孩失踪三周后,尸体在她所入住的美国洛杉矶塞西尔酒店的顶层水箱里被发现。酒店电梯的监控摄像头留下了她最后的影像:电梯门一直没有关上,她手舞足蹈举止怪异。洛杉矶警方将这段4分多钟的录像公布后,案件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死亡变成一场全球网民均可参与的悬疑推理连续剧。
蓝可儿的死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报道素材。台湾东森电视台做了长达一小时的特别节目,严肃的新闻在这里变成娱乐。镜头前,男主持人跺着脚、插着兜,激动地大声说:“真的是怪异、诡异跟灵异!这个案件已变成全球的大——新闻了!”
蓝可儿的死被成功设置为热点议题。案件还没有被侦破,“民间福尔摩斯”已经迫不及待地一帧帧研究视频,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一位民警在微博上说:“像不像《名侦探柯南》的剧情?”住在洛杉矶的网友则秉承用脚调查的优良传统,去酒店进行了体验式考察,然后在网络论坛里直播着自己的推理游戏。
蓝可儿的死填补了坐在屏幕前你和我的空虚。在无聊的夜晚和睡眼惺忪的早晨,不知有多少人躺在床上或者坐在马桶上,用手指一下一下滑着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像追热门电视剧一样寻找蓝可儿案件最新的进展。
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亡消费多久?
一个21岁的女大学生去世了,至今死因不明,她最后的影像却被反复播出,供人消遣。人们记住了所谓的凶宅,关心灵异,好奇犯罪细节,热衷于进行各种分析,可似乎没人想知道照片中笑容灿烂的女子生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听什么样的音乐,也没人关心她的家人看到这些消遣是否要承受二次伤害。
说了这么多,好像没有太多人感到一丝愧疚。大众媒体和网民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旁观别人的痛苦没有什么不妥。反正她距离我们的生活那么遥远,可以说毫无关系。洛杉矶市民在酒店附近张贴她的照片、摆放蜡烛纪念,可在大洋彼岸,她只是一个无关情感的抽象符号,一款娱乐消费品。
一方面,是大众媒体热情地呼应读者的恶趣味。“If it bleeds,it leads(有血流,领先售)”一直是小报及24小时新闻提要节目的指导方针。别觉得新闻工作者冷血,要知道,20世纪初,深谙受众心理的英国报业大亨还曾说过“每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这样豪迈的话!
这就是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曾在《旁观他人之痛苦》一书中分析过的黑暗心理。人们对逐一闯入眼帘的凄楚,反应可能是怜悯、愤怒、过瘾,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欣喜。我们喜爱观赏祸事,因为人们对暴戾的爱恋与恻隐之心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
另一方面,这头内心的野兽在新技术的蛊惑下,走出牢笼甚至开始跨越底线。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即使不在案发现场,你也可以在电视节目、网络论坛、微博、视频网站上感受到现场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人们一遍遍地观赏着电梯视频,阅读网友分析的推理细节,然后加入讨论,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恣意享受他人痛苦带来的感官刺激。
不知不觉中,我们理所应当地消费一个女孩的死亡,以此满足自己的无聊、空虚和天马行空的想象。除了猎奇和娱乐,我们很难再有其他情感,包括怜悯、悲伤和负罪感,因为许多新闻在大众媒体或是社交网络上,最终都以娱乐的形式变成一场喧嚣。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是,人们对暴戾的感观容忍度越来越高,追逐更加刺激的影像,最后连生命也变成嬉笑怒骂的对象,忘却了对它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冷漠窥视着蓝可儿在电梯里的举动,津津有味地旁观一个生命的逝去。如果这一案件真的存在凶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一定比他多仁慈。因为通过新技术,我们也已经参与其中。
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消费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