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亓洪良 通讯员魏颖)3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志愿服务“爱心超市”计划,之前的“爱心银行”计划与“爱心超市”计划对接,以制度设计保障志愿者权益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淀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机制化。本月起,北京市海淀区将在万寿路、中关村、八里庄3个街道和温泉镇进行试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具体实施方案。
据了解,去年底,北京市海淀区推出学雷锋志愿服务“爱心银行”计划,大力提倡“多存可取、多存少取、多存不取”的道德风尚,激励更多的市民志愿提供社会服务。“爱心银行”主要经营“爱心时间”的存储和支取。北京市海淀区所有登记注册的志愿者都是“爱心银行”的储户,他们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服务的支取者,接受“爱心银行”提供的后续偿还服务。
今后,志愿服务存储的范围还将扩大,根据服务的种类,对服务进行量化,一次服务折合一定的“爱心积分”。像对病人的临时看护、较重的体力劳动、陪同老人看病、为孤寡老人做饭等都可以“存”到“银行”里,一旦自己需要他人帮助,就可以“支取”,由他人为自己提供服务,或由“银行”进行适当的物质补偿。
“为了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学雷锋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已经形成了‘服务-回报’累计转化机制,成立了海淀区‘爱心超市’,组建了区级-街镇-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主任、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琢如说。
“具体来说就是,由区文明办统筹安排支持资金、街镇管理具体服务项目、社区落实服务和认证、指定连锁超市负责兑换实物奖励。”吴琢如介绍,“我们将于3月至5月在万寿路、中关村、八里庄、温泉镇试点,为注册学雷锋志愿者统一发放‘活动记录卡’,即‘爱心银行’卡,并由专人负责志愿者注册、认证、发放兑换券、整理账目等工作,各街镇根据认证情况,每月集中领取、发放一次兑换券。6月至12月,海淀将在全区各街镇铺开‘爱心超市’工作,并按季度汇总相关情况,及时作出工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