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寄语
用职业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不要一味跟着热门走。
从清华到美国华尔街,再到香港,最后回到北京。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方方的故事与很多人不同。这条从华尔街回到中国的路,很多人不敢走,而从事投行业务的方方,却大胆地选择了这条路,用与众不同的独到眼光“投资”未来。
1989年,方方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顺利留校任教,但这份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既稳定、又体面的好工作,却没能留住方方。
“当时《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方方至今仍记得那篇轰动一时的报道《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那是我第一次听说MBA这个词,大概知道它是学什么的,也知道学这个回来可能用不上。”
“当时有人说,MBA读完回来可以去工商局找工作。”在很多人还不清楚MBA是什么的时候,方方选择放弃留校任教的稳定工作,去美国尝尝MBA的滋味,“根据我的推断,中国未来一定会用上这个专业的人才。”
方方说,当代大学生常常在毕业时焦虑,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实际上,在入学前,他们就应该有一个与自己未来职业定位相符合的专业选择,而不是跟风选专业,“你入学时可能某个专业很热门、考分极高,工作很好找,但4年以后,这个专业很可能因为毕业生太多而找不到工作,反而不如当年那些录取分数很低的专业。”
选择专业,也是一种“投资”的艺术,“用职业发展的长远眼光去选择专业,不要一味跟着热门走。”
对于MBA的大胆尝试,为方方后来进入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奠定了基础。如果把投行业务比作一场战争,方方最初的工作就相当于“炊事员”,“没有机会上前线,只能做后勤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纽约从事亚太区金融业务的他,想尝尝上前线作战的感觉,主动要求到香港工作,后来又应国企北京控股的邀请,阵地再向前移,“从为企业服务的角色,转变为企业本身的‘投资顾问’,挑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