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校园卡一张,已放在失物招领箱中”;“关公共灯共7盏”;“为同学指路一次”……
翻看上海交通大学雷锋学社创始人夏明伟的人人网主页,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日行一善,随手好事”的习惯,夏明伟和一批接一批的雷锋学社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地坚持了4年。他们的努力也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响应,在校园里形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学雷锋风景线。
在夏明伟的记录里,大多是“关公共灯”、“擦黑板”之类的小事,把做的好事发布在网上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跟大家分享做公益的快乐,从而感染更多人。志愿者还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放置“爱心伞”,设立“朝失夕拾”失物招领点。他们试图通过这些举动告诉自己的同学:“日行一善,其实不难”。
高中3年,夏明伟几乎每天都在和同学们“抢”着为班级擦黑板,可进入大学后发现,一下课再也没有人冲上去“抢”黑板擦了。正是这种“别扭”让他产生了号召大家一起“随手做好事”的想法,这也是他建立上海交通大学雷锋学社的初衷:把想做而不敢做的人集合到一起,将小事发扬光大,让大家知道,公益离我们并不远。
上海交大药学院的孙天磊就是支持者之一,“日行一善”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大学时代。“只要有一个人的努力被看见,大家就会被他的‘正能量’影响,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孙天磊说,“下课时我跑去擦黑板,同学们就‘开玩笑’说,做好事不能让你一个人全占了,于是也来帮着擦。”
“抢黑板擦”的日子又回来了,相视而笑时,还可能交上一个新朋友。
“我们期待大学生的公益行为进一步常态化。”夏明伟说。雷锋学社的公益坚持还不止于此。每年寒暑假,他们都牵头组织“恩返母校”高中经验交流会,号召学子们回到母校,给学弟学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社员们勤工俭学,拿出1%的收入存入他们的公益基金,为公益自由“纳税”,已经坚持了好几年。课余时间,他们会去学校附近的工地给农民工免费放映电影,陪农民工兄弟唠唠嗑,此举也相当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