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3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雾霾频繁发生,根子在生态系统失衡

本报记者 刘世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15日   T01 版)

    两会直播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过去30多年一直致力于生态研究。此次两会期间,他领衔提交了一份《呼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写入宪法》的议案。

    由于王如松的专业背景,代表团里的其他代表总是请教他,频繁在我国华北地区发生的雾霾污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并不少,为什么蓝天天数越来越少?

    王如松一针见血地指出,雾霾污染频繁来袭,并不只是污染物排放增多,更重要的是,我国生态系统间的各种关系已经失衡。就好比人体一样,有的人可能频繁感冒,表面上出现了头疼脑热的症状,但根源或许是免疫系统失衡,抵抗力下降。

    所以,在王如松看来,如果国家要花大力气整治雾霾天,不能再走过去污染治理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片面、局部的治理模式,应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路径来设计治理方案。

    “雾霾不是妖怪,不是抓起来杀掉就可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王如松说。

    今年2月,环保部公布了1月份全国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京津冀地区就占了7个。王如松说,这张“黑色”的成绩单与华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目前河北粗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1/5。在这个“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煤炭燃烧,大量污染物的排放。

    王如松说,这样的产业结构打破了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些“铁老大”、“钢老大”与周边的生态关系是不协调的。

    在王如松看来,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深受雾霾侵袭的京津冀地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都要实现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

    他经常使用的一组数据是,201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GDP)已排世界第二,碳排放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排世界第101位。

    王如松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继续走高耗能重污染的发展道路,还是用生态文明来重新编织中国梦。

    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王如松看来,光有GDP目标和收入倍增的小康社会,并不能真正给百姓带来福祉,只有经济殷实、生态良好和社会文明三大目标同步实现才是有质量的小康。

    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王如松说,生态文明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任务,老百姓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来践行生态文明。比如,每个家庭都使用垃圾袋,而塑料给环境带来的风险是,如果填埋的话难降解,如果焚烧的话会产生二噁英。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可降解的塑料袋,虽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要比普通的垃圾袋贵40%。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是否愿意多花40%的钱为环境做贡献呢?

    在王如松看来,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需要政府、企业和老百姓都出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降低环保塑料袋的成本,企业应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而消费者也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生态友好型产品。

    王如松说,政府、企业和公民各尽其责改善生态,或许需要用立法加以固化。所以这次他领衔提出了环境权入宪的议案。

    他介绍说,纵观发达国家,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出现了经济增长而环境从恶化到优化的拐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了这个水平,但是环境状况却不仅没有根本改善,一些领域和局部地区甚至还在恶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都是由政府主导,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还不是法定的,公众参与度不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法国、俄罗斯、南非等53个国家都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优化国土空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要让享有美好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还是有必要将相关内容写入宪法。”王如松说。

    本报与新浪独家合作

分享到:
政府放权给社会 草根NGO迎来春天
投票
雾霾频繁发生,根子在生态系统失衡
更应重视公众可感知的幸福
众部长回应热点事件
扫一扫 看更多两会新闻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
中国龙 中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