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有关上海市为奥运会项目世界三大赛冠军提供免费医疗保障条件的消息,引起外界质疑。
上海市体育局今天下午发布消息,进一步解释了上海为奥运会项目世界三大赛冠军提供的医疗保障优待政策,即运动员在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由上海市体育基金会运作,以采取购买医疗商业保险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运动员进一步给予医疗保障。但超出个人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范畴的医疗费用仍由本人承担。
这一解释意味着,上海市针对奥运会项目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医疗保障优待并非免费,但优待政策只面向冠军运动员却已属实。
3月14日,上海市体育局与华山医院签署了医疗保障协议,华山医院成为上海市奥运会项目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刘翔和陶璐娜等23名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决赛(世界三大赛)中获得冠军(奥运项目)的上海运动员,和孙海平等4名在国家队带教出上海籍奥运冠军的沪籍教练员,将享受终身免费的医疗保障。
消息一发表,当即在舆论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北京社科院体育研究中心主任金汕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世界三大赛的冠军,尤其是奥运冠军,本已享受到各级政府的高额奖励,政府与其再为他们提供并非迫切需求的免费医疗保障条件,还不如加大力度扶助广大生活水平较低的中低层运动员。此外,医疗保险本为公共福利政策,参保人员须一视同仁。因此,冠军运动员享受特殊待遇也引发了舆论对医保公平的质疑。
面对舆论的质疑,上海市体育局今天下午就运动员医疗保障优待政策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虽然消除了舆论对医保公平的疑虑,但优秀运动员与中低层运动员的医保待遇,明显差距很大。
在高额奖金、高校入学便利和诱人的退役出路安置之后,医疗保障优待也成了政府对优秀运动员的奖励手段。这再次体现了中国竞技体育锦标主义至上的风气,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方针的“拜金(牌)”倾向。
但一位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向记者说了实情:中国中低层运动员的群体庞大,即使是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也很难将医保优待政策面向所有的退役运动员。至于政府奖金、高校入学和工作安置等问题,同样因为中低层运动员的数量太多而很难扩大相关政策的覆盖面。
一面是广大中低层运动员迫切需要得到在工作、待遇、医保等方面的扶持和救助,另一面则是政府希望卸包袱,无力顾及庞大的困难群体。这对矛盾如何化解?金汕表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缩减中国的专业运动队规模,让体育走进学校,走向社会。“我们现在是几乎所有的奥运项目都要上,而无视这个项目是否有社会基础,由此造成了专业运动队总体规模庞大。而我们的专业运动员培养模式又是急功近利的,一些运动项目让小孩从几岁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运动员早早地脱离学校,退役后自然缺乏谋生手段,因而在社会上很难立足。西方国家的体育发展模式是值得中国借鉴的,那就是让体育走进学校,实现体育的社会化和职业化。如果政府不需要管那么多,哪里还有中低层运动员群体的包袱呢?”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