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7。近几年,当地马铃薯的价格连续大幅波动。从2009年每斤0.5元到2010年每斤1元,从2011年每斤0.3元左右,到2012年每斤0.7元左右,再到2013年春节前的每斤1元,马铃薯价格在5年内如同坐上了“过山车”。
“打破马铃薯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大规模仓储,避免马铃薯在秋收季节集中上市,价格波动大损害农民收益。而仓储模式也应该从规模小、单一的地下储窖向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地上可调式恒温库发展。”内蒙古马铃薯协会会长周文毅说。
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郭义(化名)在退出一家煤矿的股份后,非常看好马铃薯仓储带来的巨大商机。
他在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等马铃薯主产区转了一圈后,最终选择在乌兰察布市投资新建马铃薯大型恒温仓储库。
郭义面临的问题是,建设大型马铃薯地上恒温库和购进相关控温设备,需要高额投资,如果政府不给予专项扶持,项目一旦开工,将会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
来自乌兰察布市农业局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建设马铃薯地上恒温库的吨成本约为1200元,照此估算,建设一个1万吨规模的地上恒温库约需资金1200万元,而建设单库少于1万吨规模,又会造成设备使用的浪费。
乔存柱在马铃薯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他非常看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他分析,马铃薯下游产业一旦得到充分挖掘,恒温库的利用效率将成倍上升。
大型仓储企业呼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乔存柱说,恒温库仓储马铃薯旺季万吨收益接近200万元,正常年份万吨收益约为162.5万元,建设恒温库不仅可能有高额回报,而且还可降低马铃薯贮藏的损耗率。
他解释,现在马铃薯主产区土窖的损耗率为25%,而现代仓储库的损耗率低于8%,恒温库可以常年向市场投放高品质的马铃薯。
乔存柱目前是内蒙古金汇农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汇物流)的总工程师,作为金汇物流的技术负责人,他对乌兰察布当地的马铃薯仓储情况有着清醒认识。在他看来,目前当地的仓储能力还远远满足不了产量的需求,新建马铃薯大型储库,将有利于缓解和控制当地马铃薯价格的大起大落。
乔存柱不时到工地去看一看,这片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南察哈尔工业园区内的建筑工地,正在建设的项目是金汇物流地上恒温马铃薯仓储库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
在现场,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四个各自容量达5万吨的现代化储库已经接近封顶,附属设施的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
乔存柱说,2011年1月18日,金汇物流正式注册成立,并在察哈尔工业园拿到28.8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规划到2013年年底,建设马铃薯储库4座,7.2万平方米,库容20万吨,现在已经投入了1.6亿元的建设和进口设备资金。
他坦承,项目前期的投入主要靠企业自筹,后期银行贷款尚未落实,资金运作遇到瓶颈。他希望,政府在提高马铃薯的储存水平、技术含量上,加大扶持力度。
乌兰察布市农业局副局长刘永祥说,马铃薯产量集中,仓储是一个硬件。发展马铃薯产业必须要有仓储条件。分析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应当关注马铃薯每隔几年价格就可能大幅波动的情况。作为鲜活农产品,马铃薯在应季不可能销售完的情形下,需要及时入库仓储。
据记者了解,目前,内蒙古种植马铃薯的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产量约1000万吨,其中农民自己留着食用200万吨,加工200万吨,剩余600万吨需要储存。
乌兰察布马铃薯仓储缺口100万吨
乌兰察布作为内蒙古马铃薯的种植大区,去年种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产量400万吨,但由于仓储水平低下,产后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
“过去农户自家打土窖,只是单纯地为了自己食用。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慢慢地有了储存意识,农户希望来年将剩余的马铃薯拿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马铃薯只有一个月的收获期,却有7个月的储存和销售期,仓储条件达不到,农民还是挣不到钱。”周文毅说。
刘永祥认为,小型土窖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规模适中的仓储设施。
他说,农户的土窖规模小,一般能储存两吨左右,这些土窖温度、湿度不好控制,空气不流通,政府鼓励农户联合起来建设规模适中的土窖。
“去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奖补对象为农户和专业合作社”。 刘永祥说,为使更多农民受益,规定每个农户当年享受奖补的设施数量不超过两座60吨规模的贮窖,每个专业合作社不超过5座,奖补范围是当年新建的马铃薯贮藏窖。
刘永祥解释,当地农户自建的土窖一般储量60吨,建设成本1000元/吨,这样60吨的贮藏窖需资金6万元,国家补贴2.1万元,剩余的需要自筹。他说,国家扶持农户项目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实施程序是农户或专业合作社自愿提出奖补设施建设申请,经乡镇政府审核,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在村级公示7天后,开始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经县级农业、财政等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再在村级公示7天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兑付奖补资金。
“意见”鼓励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出资出劳、自主建设产地初加工设施,不搞包办代替。要科学规划,在马铃薯主产区,在重点乡镇、村屯连片建设。
收获季节,除部分卖给加工厂和按商品薯出售,种植面积在40亩以上的需要建一座60吨规模的贮藏窖。
据了解,2012年,国家对内蒙古马铃薯储存设施建设补贴5000万元,仅拨付给乌兰察布市的就达2200万元,资金大部分用于补贴农户自建或联建地下土窖。在资金带动下,去年,乌兰察布马铃薯新建贮藏增量达27.8万吨。
刘永祥说,统计显示,乌兰察布总计马铃薯贮藏能力约194万吨。但地上恒温库的仓储能力依然偏低。地上现代恒温库主要集中在企业,按总产量400万吨计算,今年乌兰察布马铃薯仓储能力继续存在缺口,至少还需要100万吨的仓储能力。
马铃薯贮藏后上市价格翻番
说到补贴资金的运用,刘永祥说,在2200万元的马铃薯存储专项补贴资金中,860万元用于补贴乌兰察布后山地区新建土窖,740万元补贴合作社,剩余补助散户,同时自筹1600万元用于补贴当地前山5个旗县区的储窖建设。
目前,福广、嘉恒、太美、西森、民丰等企业均在乌兰察布当地不同旗县建设大型恒温仓储库。刘永祥称,原则上对新建规模在1000吨以上的储存窖给予补贴,但好多企业都是自筹资金建设大型仓储库。
刘永祥不赞成小规模建设马铃薯土窖。他说,地下土窖的建设规模应该在1000吨以上,而且最好建在马铃薯种植集中区,方便物流。
在乔存柱看来,目前,乌兰察布境内大大小小的分散型马铃薯土窖,不利于运输,增加了物流成本。同时,土窖储存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不能用,经济效益受限。专项补贴应该向大型高科技马铃薯仓储物流企业倾斜。
乔存柱说,马铃薯本身含有高蛋白,营养价值高,可以加工成制作马铃薯酒精、马铃薯醋等延伸产品。马铃薯产业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依照发达国家的加工程序,马铃薯不仅可以加工成淀粉,还可以加工成全粉,制作成薯条、薯块、薯球、薯片以及土豆净菜等。5吨马铃薯出1吨淀粉,1.5吨马铃薯可以产出1吨薯条,效益可观。
刘永祥说,加工专用薯需要现代化恒温库储存。乌兰察布当地的马铃薯储存能力应该达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现代化恒温库储存应占50%,可是现在现代化恒温库储存只占20%多。
乔存柱说,去年地头收购马铃薯价格在每斤0.45元左右,经储存后,到了1月份出库价涨到每斤0.8元,春节前后涨到了每斤近1元左右,就储存而言,马铃薯的收益率很高。
刘永祥认为,企业建大型现代化仓储库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地也鼓励企业流转土地,构建集种植、仓储、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大型马铃薯企业集团。
周文毅说,今年春节过后,大量的马铃薯已经被调运完毕,5、6月份可能出现供应断档,为了做到均衡上市,就必须构建企业集团,组织前期期货交易。
他还说,近期内蒙古马铃薯协会已与郑州期货市场接头,将内蒙古的马铃薯统一打造“蒙薯”品牌,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割,预计今年马铃薯秋收前进入期货交易市场。
周文毅坦承,目前内蒙古在马铃薯销售领域提倡的农超对接事实上很难,未来期货交易是一个方向,建设大型仓储库,为期货交割做了充分准备,期货交割科学公开,一经挂牌,价格明了,交易价格最低也会翻番。就算烂到库里了,也是操盘的企业承担责任,农民不会有损失。
本报呼和浩特3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