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内涵建设筑良基 科学发展创一流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开创发展与特色办学之路

苏文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27日   07 版)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学生在四川绵阳长虹集团实习

    “文翁兴校育英才,三苏文章天下闻。”2001年,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科教兴国的春风,在中国西部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上,一所孕育人才的新型高等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诞生了。

    十余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不断改革探索、奋力前行,历经初创时的艰难创业、奋进中的跨越发展和发展中的内涵建设,走过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之路,开创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发展奇迹,其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开创奋进 跨越发展

    20世纪末,随着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一大批按“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新型高等学校应运而生。

    2001年,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国腾集团强强联合,共同创办了电子科技大学国腾软件学院;2002年,双方又共同创建了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微电子学院;2003年,两学院正式合并为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办学十余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风雨兼程、开创前行,走过了一条奋进而不平凡的道路,实现了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学院在校学生人数由最初的425名发展到17000余名;招生专业由1个发展到43个,招生区域由单一的四川省发展到全国29个省(区、市);学院分院、系等教学单位发展到10个,职能部门发展到14个,并成功由一级管理过渡到二级管理,实现了从二级学院向正规大学的转变;教职工人数由最初的11名发展到如今拥有千余名敬业奉献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办学场地由租用场地发展成为如今占地1100亩,拥有多功能教学大楼、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实验教学中心等各类教学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校园。

    “跨越是一种开创,更是一种精神。”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是成都学院十余年办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走在成都学院的校园里,感受着布局科学、环境优美的育人环境;体验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办学设施;追寻着快步行走在教室和图书馆的青春面孔,充满活力而又和谐的校园无不给人留下一种满怀信心、创建一流的开创跨越精神。

    改革探索 成绩斐然

    成都学院的办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一切都在探索之中,但学院结合自身优势,敢于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确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个宗旨,三类专业,三个面向”的办学理念和“两个目标”的办学定位,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工、管、文和艺术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办学之路。

    “一个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

    “三类专业”——坚持在传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传统优势类专业、特色类专业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专业。

    “三个面向”——坚持在办学过程中“面向行业、面向就业、面向市场”。

    “两个目标”——确定了“培养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技术领军型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立足成都、辐射西部,建设有特色的国内一流独立学院和百年名校”的发展定位。

    在办学思路和定位的指引下,成都学院充分利用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力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人才。

    “培养目标多元化”就是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将应用型人才细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

    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和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尽可能掌握多种国家和社会承认的技能,毕业后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科学型人才。通过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顺利进入研究生层次的培养。

    应用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成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型复合人才,既有进入高层次培养的机会,又能成为工程型、管理型人才。

    “培养模式多样化”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重视理论,突出实践”的需求,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细化为多种模式,如:

    “3+1”、“2+1”培养模式。实施本科3年理论教学(专科2年),1年实践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环节和学生能力培养。

    分层次培养。开设“行知学院”,分层次培养人才。 

    “一历多证” 。将多种职业技能认证培训融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掌握多种国家和社会承认的技能证书。

    自主创业。制定政策,鼓励在校学生自主创建公司并进行商业运作。

    定向培养。与企业或地方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

    联合培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通过“3+1”、“2+2”等多种模式,联合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应用性人才。

    “走出去”的体验式学习。鼓励并资助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内外相关大学和企业进行短期学习。

    课堂学习与实践实训双向互动。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基地实习;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院进行项目案例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十余年的改革探索,年轻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绩斐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荣获“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深化内涵 强化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办学十余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立足自身特点,全面落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名师工程及教学科研和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努力探索和创建校企合作专业。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电子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核心,先后与四川航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华为、IBM等企业合作,建设了一批校企合作专业,其数目已占现有专业的一半。同时,还建成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1个,1个专业获得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

    积极开展课程和教材建设。十余年来,建成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5门;全院教师参编各类教材教辅42部,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0部,信息类规划教材3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规划教材5部。

    积极推动教改教研。2009年以来,先后承担中央高校基金项目2项,省、厅级项目35项,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腾创业投资基金及其他横向项目50余项,开展院级科研立项及“项目制”300余项。同时,成功申报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3项。

    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始终是成都学院的建设重点,也是最富有特色的亮点。近几年来,学院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共建成了8个实验教学中心,54类109间各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11546平方米,其中,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四川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成都学院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一方面打造一支由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名师,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聘请电子科技大学知名教授组成名师教学队伍。在学院名师队伍中,有多名教师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微软金牌讲师”、“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同时,还有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

    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应用型教师,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要求每一位教师既是能上好课的教学名师,又是能带学生做工程项目的优秀工程师。

    广泛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以“院—系—教研室(实验中心)”三级教学管理为基础,广泛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如:常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大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大赛”、“怎样上好第一堂课”等活动。

    “内涵强校,质量立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十余年强化内涵建设的历程,体现的是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更是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孜孜以求。

    潜心育人 服务社会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回报社会,是成都学院永恒的追求。为此,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思想,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在学生工作中全面推进“三个中心”,即:学生文化艺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创业中心的建设,大力营造“勤学、乐学、自律、诚信”的良好学风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个中心”的建设,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提供了实践创新的机会,使广大学子在成长成才中“有时间学习、有平台实践、有机会创新”,全院形成了勤于学习、乐于实践的良好校园文化。近几年中,成都学院学生三次获得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此外,还有众多学生先后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奖。据统计,仅2011年来,成都学院学生就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130余项,其中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56项,省级奖项65项,市级奖项8项。

    十余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000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表现突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发展是成都学院发展的主线和特色。十余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办学成就充分体现了独立学院“民、独、优”的办学优势,体现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巨大活力,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AD

分享到:
流动人口找谁要独生子女奖励费
内涵建设筑良基 科学发展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