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的夜晚,灯火繁华却仍然寒冷。
这天是母亲67岁的生日,做了5年电焊工人的赵振雨走进西城区的一座公用电话亭,他连续拨了4次,却始终未能接通百里外老家的电话。这是他平生头一回为过生日的母亲拿起话筒。
西直门文慧桥旁的一座电话亭,每个周五或者周六的晚上,在北京做绿化工人的王少谋和妻子都会拨通电话,电话那头是在老家河南灵宝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他们每次都会通话二三十分钟,即使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也未间断过。
……
1992年,北京从巴西引进了第一批电话亭,那些“黄帽子”成了北京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那个年代,出门带一张IC电话卡也成为一种时尚。而外地人一到北京,总会先寻找电话亭。有了那小小的空间,他们心就会踏实,就可以给家人报平安,与牵挂的人说说话。
而如今,人人都有手机,公用电话亭已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不少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IC电话卡为何物。北京街头的电话亭已经很稀少了,多数电话亭一天也没有一个人来打电话。很多电话亭成了小广告墙,“卖药”、“单间出租”、“祖传医术”等卡片密密麻麻;有的成了周围居民的“晾衣架”;更有甚者,将电话亭当成了“垃圾桶”。
但每当夜幕降临,在这些或繁华或冷清的街区,还是有人偶尔会在这些不足一平方米的地方停留。他们大都是打长途电话的外乡人。也许只有在这小小的电话亭里,这些来自夜晚的问候和倾诉才可以让身处大都市的他们平静下来,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