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里座无虚席,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在这里联合举办“菊美多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县长洛绒土登、菊美多吉的妻子昂旺巴姆等5位报告团成员先后讲述了菊美多吉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瓦日乡,曾经有一位年轻的乡长,他的名字叫菊美多吉,藏语的意思是“坚贞永恒的不变金刚”。人如其名,他扎根基层11年,先后在道孚县最偏远的扎托乡、龙灯乡、瓦日乡工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苦的工作任务。为了藏区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他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年仅33岁。
2008年12月,菊美多吉到龙灯乡任乡党委副书记,那里平均海拔近4000米,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洛绒土登说:“菊美多吉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菊美来到龙灯乡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很多牧民不愿定居。“为了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好,菊美多吉主动要求去说服牧民。他领着乡干部骑马、步行、翻山过河,饿了啃点干馍,渴了喝口山泉,”洛绒土登回忆,“有时候找一户人家骑马要走3天,他为了做通这家人的思想工作,一共跑了7趟。”如今,这个村子已经成为四川省牧民定居示范点,在村子的墙壁上镌刻着菊美多吉和乡亲们共同的心声:一步跨千年,从帐篷到别墅,从梦想到现实。
2010年,组织上考虑到常年患有高血压的菊美不宜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把他调到了离家较近、海拔低一些的瓦日乡。瓦日乡鲁村的党支部书记俄孜降泽在报告会上说,他曾经在菊美多吉调研时请他帮助解决村里的老大难问题——修通村公路。菊美多吉当场就答应第二天到村里看看公路。菊美多吉说:“我是为大家服务的,不是来当官的。我会尽最大努力,为乡亲们办实事、多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帮助瓦日乡鲁村的村民修建通村公路,菊美多吉骑着摩托车到鲁村实地考察。看完后,他坚定地说:“这条路非修不可,项目我来争取!”接下来的几个月,菊美多吉几经周折,努力争取项目、联系物资,找施工队,终于把项目和资金搞定了。“但是更难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俄孜降泽说,“路面加宽需要占用相邻的列瓦村几户村民房前屋后的土地。这些涉及到其他村子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是比较难办的。”然而,菊美多吉乡长毫不犹豫地对村民承诺:“哪怕一家一家地走、一遍一遍地磨,也要把工作做通。我们乡干部给老百姓办事,求情、作揖不丢人。”
俄孜降泽说,菊美多吉来到邻村村民洛绒益西的家中协商占用他家土地的问题,他拉着洛绒益西的手一边动情地劝说,一边真诚地用双手竖起了大拇指!在藏族人眼中,一个人向别人双手竖起大拇指,就好比汉族人向别人下跪一样!
菊美的先进事迹让许多人为之感动,瓦日乡干部拥生卓玛说,她要终生以菊美多吉为榜样,忠诚于党的事业,脚踏实地地为父老乡亲干好每一件事。
菊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却永远活在道孚县人民的心中。菊美多吉的妻子给女儿取名为“升措”,是大海的意思,寄托着全家人和道孚人民对菊美多吉如海一样深的思念。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