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区别在哪里?人们普遍认同,创业者所从事的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多少有些武断和冒险的选择;而管理者的行为是推理式的,更多地取决于客观的分析与研究,因此,人们形成共识的是企业家精神和专业化管理分别是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关键特征。
美国的调查研究发现:教育对创业者的显著性没有教育对管理者显著。创业者平均受教育年龄为13.57年,而管理者为15.74年。对于创业者来讲,先天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后天的知识是第二位的;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讲,后天的知识才是第一位的。由于对财富的追逐、对现状的不满、缺乏获得想要工作的机会,有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是生存的需要,创业者会选择开始创建自己的企业,管理者由于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而容易获得令他们满意的工作。
创业是一个多维度复杂过程,创业者则是这一过程的发起者、执行者和参与者,尤其是在新创企业中,创业者既是企业创始人、所有者,又是管理者,创业者在企业中承担着多种管理角色。因此,创业者和管理者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很难在企业中将两者分离。
对成功企业家们的调查发现:一类是从创业者开始,当企业步入正轨后,他们的角色从创业者转变为管理者,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这种管理者是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另一类是从管理者走向创业者,他们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积累了行业经验、人脉、资源,离开了原来就职的企业,创办了新企业,如:牛根生辞去伊利副总裁创办蒙牛,高路华前总经理陆华强创办上海人众电器集团,陈景和离开地质队创办紫金矿业,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业者。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创业者转变为管理者,还是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业者,都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看创业者是否具有两种能力,即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企业的成长是不断跨越管理障碍的过程,企业的成长产生了对管理的需要。事实证明,如果创业者缺乏深厚的行业经验及企业管理经验,缺乏建立长寿企业的能力,新创企业在资金束缚、长期战略缺失的情况下很容易夭折,不能存活很久,因此,创业者在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具备不同的素质:企业创建开始至3年为生存期,在此期间,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冒险精神和外交能力显得尤为突出;之后4~10年的企业成长初期,创业者的管理工作明显加重,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整合、协调各种资源的能力,如:融资能力、个人关系网络的建立,销售、财务知识等,愿意让更多的人分享财富、能够有个人魅力留住核心员工等;在10~15年以上的成熟期和稳定发展期,企业发展到了管理者阶段,是否形成了为“大目标”奋斗的理念?针对产品或服务由于更新换代、竞争者勾心斗角、新技术产生或来自境外的竞争而遭受经济打击,能否给出相应的应对计划?这些都要求创业者具备如公司战略发展、公司控制权、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组织设计优化、财务控制等专业化管理知识和能力。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创业者和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的逐渐演变,创业者们从直接控制每一个员工转变为控制手下的管理人员,开始开发测量企业经营绩效的工具,筹划企业的成长和扩张,关注企业的财务问题,认识到规范的投资决策等。他们不仅要承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造性和梦想性职能,还需要持续从事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各种专业化的规范管理。创业者保持个人的企业家精神并努力跨入专业化管理区域,“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是创业者的理想目标。
笔者认为,创业者和管理者角色具有不可分割性和连续性。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和创业是一体两面:缺乏懂管理的创业者的企业,不能存活很久;没有善于创新的管理者的企业,同样不会存活很久;一个企业如果将管理和创新对立起来,则必然会被淘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乔布斯逝世后,有人开始质疑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保持不败的地位。
沃尔玛、微软和麦肯锡等公司的创始人就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达到创业者和管理者的融合。因此,要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迫切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和专业化管理特征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的融合。“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将是新时期企业对创业者的新要求。
(邓汉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