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能让人在白天开足马力,也可以让人在夜晚辗转反侧——除非你从一开始就是个“夜猫子”。近来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有着不同睡眠习惯和生物钟类型的人,咖啡因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这项在线发表于《睡眠医学》期刊的研究指出,相比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的人,那些习惯于清早起床的被试如果在白天喝下咖啡,则有更高的几率在夜晚醒来。
该研究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助理教授杰米·蔡茨勒表示,此项研究是学术界在咖啡因摄入与“生物钟类型”之间构建联系的第一次尝试。所谓“生物钟类型”,是指根据人们在一天中哪个时段最为机警和活跃进行的分类。那些早睡早起、在清晨精神焕发的人被称为“云雀”,而习惯晚睡晚起、习惯在夜阑人静工作的人则被唤作“夜猫子”。
在实验中,研究者要求来自50所高校的大学生被试记录自己在一周内的咖啡因摄入情况,以及期间的入睡和觉醒时间,以评估他们是否会在入睡后的中途醒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很多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以致大多数被试报告自己“一沾枕头就着”,“喝多少咖啡都不受影响”。不过,对于那些习惯早起的人来说,摄入的咖啡因越多,在睡眠中途再次醒来的时间也就越长。而“夜猫子”群体中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此前,德国慕尼黑大学时间生物学家蒂尔·伦内伯格和卡拉·阿勒布兰特的研究已经发现,个体的生物钟类型和睡眠时间与一种名为ABCC9的基因有关。因此,一个人是“云雀”还是“夜猫子”,其实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确定了大半。
蔡茨勒则从代谢的角度提醒人们:每个人在晚间入睡时体内遗留的咖啡因含量差异悬殊。有些人的身体能在短短数小时之内将摄入的咖啡因清除殆尽,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午餐时喝下的一小杯咖啡在后半夜仍能动力十足。因此,仅靠不喝咖啡来避免咖啡因干扰睡眠,并不是对谁都有效的。
韩晓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