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复旦大学:青年智库开掘智力资源

本报记者 龚瑜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19日   04 版)

    相比大学生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学校共青团工作,青年智库建设是一项较为前沿新颖的工作。而团组织建设的青年智库,不仅成为服务和培养青年师生的平台,还为学校民主管理提供信息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输出智力资源。

    复旦大学团委经过几年的摸索,围绕“以信息工作体系服务青年智库发展建设,以信息素养教育推动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的工作主线,初步形成一套建设青年智库的办法。

    服务青年知识分子

    2011年,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恢复运行,并发布一份中长期研究报告——《双轮驱动: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选择》。报告发出之后,校团委主动找上门去,经反复沟通打磨,与研究院共同启动青年学者谈“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选择”大走访活动,就报告的内容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法学、环境科学的青年学者深入交谈,其中包括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经济学院教授陈钊、法学院教授潘伟杰、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肖巍等。

    “学校的青年才俊就像一颗颗珍珠,这次访谈把他们串成了一串珍珠项链,把青年学者独具的成长性和表现力汇聚成一股力量。”参与访谈的研究生张一舟表示,青年智库服务青年教师,要先从服务他们的教学科研入手。

    校团委《复旦青年》报社、调研部和研究室的成员陆续采访了参与研究报告写作的青年学者,将他们的思想和学术成果汇编成一个系列13期的访谈。访谈成果不仅发表在复旦共青团的信息刊物《青年参考》上,还呈送学校领导和团上海市委,经过修订、结集成册,出版了《求索驱动力》一书。

    青年学者在参与青年智库的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声渠道。而学生带着问题请教老师,记录下他们的思考,在问答和追随的过程中也呵护了青年教师的学术自尊心。

    学生也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他们在智库工作中的收获也颇为丰富。

    与平时难得一见的学者有了一对一的访谈,是许多学生没有想到过的“待遇”。“敲开知名教授的办公室,坐下来探讨,从中汲取的思想精华彷佛一百场讲座浓缩于此。”吴哲楠如此形容。

    而调查数字表明,在过去一个学年中,团委信息调研工作团队骨干的平均绩点达到3.45(即优良水平),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绝大多数同学成绩排在同专业前30%。

    近几年曾在校团委担任信息调研工作骨干成员的30多名毕业生中,有3人前往牛津大学、伦敦政经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深造;4人在麦肯锡、贝恩、波士顿等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工作。

    著名民营企业家、复星国际集团的现任董事长郭广昌和总经理梁信军,就是从复旦团委信息调研部走出去的。郭广昌1990年创立团委调研部,梁信军是第二任部长,他们的创业灵感,就源于两人在1992年带一批学生去浙江的一次调研活动。

    服务学校民主管理

    复旦大学教务处计划于2013~2014学年开设暑期小学期课程,在原有每学年度春秋两季学期之间增设暑期小学期,目的是将原来的暑期课程进行课程设置优化、课程时间制度化。

    为了调研学生对暑期小学期课程的需求,复旦大学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各院系进行调研,发出的3083份问卷最终获得2191份有效回答,却仅有39%的学生支持“暑期小学期”。

    调研负责人之一范佳秋同学发现,实施暑期小学期课程存在不少问题:同学们觉得吸引力不大,选课的人越来越少,教授也有自己的假期安排。此外,要想在教师的“法定假日”中保证教学系统与春秋季学期一样运转顺利,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也涉及到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此外,具体的教室场地协调起来也有麻烦。

    这一调研结果让“暑假教学活动”试行方案暂时搁置了起来,“同学们对于暑期教学活动的兴趣不高,教务处在设计方案时,能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这一点让我们很高兴。” 复旦学生会秘书长耿昭华表示。

    学校团学组织有这么大权利,能够左右学校的教学安排?

    复旦团委书记高天认为,权利不在于团委,而在全校同学手中,团委的职责是把学生需求向上反映,服务学校管理、推进校园民主。“调研结果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并最终成为推动课程改革和建设校园协商民主的力量。”

    除了暑期小学期课程方案的搁置,团委调研工作的“业绩”还真不少:包括调整课时表、校车运营时间、“黑暗料理”的疏导等。

    除了针对学校管理进行调研,复旦团委还把触手伸到了校园围墙外。

    在去年3月哈医大一名实习医生死于患者刀下之后,复旦团委就“医患关系是如何影响我校医务青年的”为题开展了一次“医患关系”调研。这次调研历时5个月,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华山医院、肿瘤医院等3个医学院系6所附属医院的47名在读医学生、实习医生、轮转医生和在职青年医生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调研报告提出两个想法:一方面,要抓特殊性,注重分类分层做好引导,另一方面,要抓共通性,找准、用好青年一代的自我调适方式服务他们的健康发展。

    复旦大学总务处处长栗建华表示,“团学组织在反映和维护广大同学的利益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更要珍惜,让它真正扎根于广大同学,服务于广大同学,在推进民主办学,创造良好的有利于成长成才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

    服务青年需求与发展

    去年11月,《复旦青年》报社推出64个对开版面、共计近23万字的《经典释文:党的十八大报告青年读本》,汇集了学校95位教师观点,逐段解读十八大报告原文,为青年学子学好会议精神提供参考。

    制作精良、解读深入、智力优势发挥淋漓尽致,“十八大读本”在优化信息设置的同时,也体现了复旦团委服务青年需求、寻找青年发展规律的能动力。

    “复旦校团委由13个部门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复旦青年人就只有13类情感、26种需求或者130种表达样式。”复旦大学团委书记高天表示,青年的丰富性是时代永恒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要求决定了共青团必须把有限的青年工作资源同无限丰富的青年需求对接起来,使有边界的青年工作体系服务于无限宽广的青年发展。

    为了承接这一使命,复旦大学团委尝试推出六份刊物。

    《青年研究》,做的是趋势,受到学校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年动态》,反映青年群体新事物、新特征、新趋势;《青年参考》,分析研究国内外一流院校在青年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刊登复旦优秀青年学者前沿成果和资政建议;《每周一报》,专攻网络,把握青年用网新趋势、校园网络新热点;《校园动态》,迅速刊登复旦校园文化活动信息,每天一期;《青年工作》,梳理凝练复旦青年工作的探索与创新,总结交流先进做法经验。

    在2011年以前,复旦共青团只有两份常规内部刊物,基本局限在刊物内设栏目和选题的调整方面。

    一所高校的共青团是否需要这么多刊物?复旦团委负责人的回答是,六份刊物不仅仅是刊物,更是信息研究工作的载体,是接近新时期青年的优势所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青年组织与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认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学生的生存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学分制出现导致班级学生的学业共同体被解构,书院制出现导致班级的生活共同体被解构。目前高校学生的生存形态已经由班级化生存转为班级化和社团化并存,以社团化为主。此种变化也导致共青团与学生的行动逻辑发生变化,形势要求共青团组织形态作出相应调整。

    青年智库的建设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一个整合平台,复旦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拥有一批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专长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智库将这些人整合,开发而转化为不可估量的人力资源,不仅能够服务高校内部管理,也能够服务共青团自身建设,并通过共青团系统服务社会。

    “共青团做青年智库有优势。”,郑长忠表示,团组织通常是知识青年最集聚的地方,通过建设青年智库,能够将一批有作为有思考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建构比较密切的团青关系。此外,共青团不受职能部门与独立学科的限制,有利于推动青年知识分子参与社会的实践,也为凝聚青年提供了好的载体。

分享到:
复旦大学:青年智库开掘智力资源
团南京市委开启“青创梦想”直通车
团情微讯
图片新闻
广汽HONDA 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