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工作不是职业而是一项事业。”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林培雄说。
经年累月的理论研究,中心许多同志透支了身体健康,“一周7天,全年无休”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级研究成果奖160余项,有7项成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4人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8人次为中央军委集体学习授课。
中心被誉为“全国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一面旗帜”,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一等功。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现任中心办公室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赵周贤,引用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一副对联来描述理论工作者的状态。
他认为,理论研究既是精神的苦旅,也是皮肉的煎熬,既然有幸从事理论工作,我们就应该把它当作命根子,趴下身子作桥梁,挺直脊梁作灯塔。
中心良好的传统代代相传,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理论专家,方永刚、严高鸿、满开宏等军队理论战线典型都曾直接受益于研究中心的帮带培育。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就是研究中心的联络员。方永刚生前曾动情地说:“我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研究中心老师的帮助扶持。”
今年年初,中心的黄宏、章传家被列入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第11批出版计划。至此,全军出版个人自选集的有7人,6人是研究中心成员。
2012年12月3日,全军高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国防大学开班。时任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毕京京全面、系统、深入的辅导授课,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党的十八大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和新任务,他们及时确立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教学新思路。黄书进、张彬等教授精心准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选择》等大课,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学员们关心的话题。
很多学员听后表示,要坚决落实好习主席“军队走在前列”的指示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十八大闭幕后,研究中心开展了“理论大课送基层,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前不久,研究中心研究员颜晓峰奔赴边防部队,连续讲授了“强国梦、强军梦、幸福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两场报告,受到基层官兵的欢迎。
他们还深入边防哨所、党政机关、企业社区、大中院校实地调研,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宣讲辅导,并紧扣十八大主题,围绕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召开理论研讨会、编撰理论通俗读物、撰写电视理论专题片。
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出版了全国第一套《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丛书》,编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等6本学习辅导书,推动理论普及。中心主办的《解放军理论学习》刊物,也把研究、阐释和宣传十八大精神作为主打内容。
中心还有自己的网站,上面开设有“理论视听中心”、“微博大讲堂”等栏目。清晰的音视频、生动的宣讲稿,吸引了大量“粉丝”。依托主流网站和央视,研究中心还开设了“文化视野”、“讲武堂”等栏目,不断扩大中心的影响力。
“研究中心的法宝,就是解答时代课题。”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吴杰明说。
类似的成果不胜枚举。中心姜鲁鸣主笔的《军民融合战略研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表扬,并进入国家决策和立法。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实现富国强军统一的瓶颈制约与对策建议”、“当前学员及全军部队思想状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等咨询报告,积极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制定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有的进入中央和军委决策。
研究中心的专家还追求“理论高度、优美表达”。2013年1月4日,《经济日报》头版发表研究中心《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一文,当晚《新闻联播》摘播了内容。
此后不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研究中心专家撰写的《让理想之光照亮心间》、《道路自信从哪里来》、《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国梦》等系列文章,一改过去理论文章的呆板面孔,被理论界称为“以好文风倡导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好文章”。
“能打仗、打胜仗,不仅仅是指战员紧握的枪,还包括我们手中的笔。”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任天佑说。为打造研究中心这张“集体名片”,他们结新老“对子”、搭培养“梯子”,使新成果不断涌现,人才层出不穷。章传家、颜晓峰、全林远等专家宝刀不老,季明、王玉周、王一儒、杨永利等中青年骨干堪当中流砥柱,孙伟、刘光明、颜旭等新秀崭露头角。
2012年年底,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121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中,该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居第11位。
褚振江 罗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