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爱心托起生命大通道 成都成为伤员大后方

一切为了生命

本报记者 白皓 通讯员 黄涛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25日   01 版)

    躺进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诊外科的病房里,50岁的陈孝松感觉松了口气。这位宝兴县灵关镇烟柒村五组的村民,已经记不起地震发生时被砖头砸晕后的情形,但他说自己一辈子都记得走出宝兴的艰难抢救之路。

    4月23日下午3时,陈孝松的伤情基本稳定,腰部的左髂骨骨折让他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他不知道这个伤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但他相信,身边的医护人员是四川实力最强的,陪他聊天的志愿者能真正带给他走出阴影的信心。

    地震发生以来,每天都有和陈孝松一样的伤病员被送往成都市各大医院,这个汶川地震时的救灾大本营,再次成为地震灾区伤员救治强有力的大后方。

    陈孝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和许多地震中受伤的乡亲一样,自己受伤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到好医生,用上好药,最好到成都!

    灾区的医护人员一刻不停地在为此努力。

    灵关镇医院的医生在地震发生后1个小时为昏迷中的陈孝松缝合了伤口,及时挂上输液瓶,“那个时候医生可能都不晓得自己的亲人是死是活。”

    紧接着,灵关镇医院的医生开始联系宝兴县医院,渐渐苏醒的陈孝松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后,终于从镇医院得到了道路初步抢通的消息。在救护车上,他开始憧憬着自己很快能接受进一步治疗。那时,随车的医生也不能确定,他的骨折到底有多么严重。

    车行了不到40分钟,坍塌的巨石就挡住了这条亟待救治生命的去路。“有大石头!”陈孝松隐隐约约听到身边的儿子说,紧接着他又听见了一声:“有武警!”

    他开始紧张,他害怕自己救治的路就此断掉。曾经,他眼睁睁地看见过有人因为失血过多而离去。

    “有人一下子就冲上车,把我抬下去。”陈孝松睁开眼睛,看见七八个武警战士抬着自己150斤的身子,准备冲向前方的巨石阵。

    “小心哟,小心哟。”巨大的塌方让陈孝松心里紧张,他铆足了劲对武警战士说。

    “放心嘛,放心嘛。”武警战士边应和着边一路小跑。

    翻过了一个乱石阵,在平路上小跑了十来分钟,又翻过了一个乱石阵,大约20分钟的时间里,七八个战士没有换手,没有停顿,一路奔向一辆早已等待好的救护车。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陈孝松醒来,他停留在荥经县的一个医院里。

    “武警呢?”

    “放下你,他们又扛着一堆帐篷往回跑了。”儿子说。

    接下来,陈孝松又被送到了天全县、芦山县的医院。一路上,但凡能通行的地方,人们都在为载着他的救护车让路。

    直到21日晚7时,陈孝松在芦山县医院又搭上一辆救护车。去哪里,他不知道,随车的医生也不知道,只知道目的地是成都。大约3个半小时后,陈孝松被推进了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急诊室。一路上,雅安交警和成都交警一直在为救护车能“呼啸而过”努力。

    从地震发生受伤到进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接近40个小时的时间里,灵关镇医院医生、救护车驾驶员、不知名的武警战士、荥经县医院医生、芦山县医院医生、雅安交警、成都交警、省人民医院医生共同筑起了陈孝松的生命通道。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室里,等待他的是40个小时没好好休息的专家诊断组,所有的医护人员在地震发生后都主动到岗待命。

    比陈孝松早5个小时到成都的张富莲被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中心。地震中,这位芦山县芦阳镇的居民被路两旁震落的房屋碎片击中头部和肩颈。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看到,急诊中心门外的空地上用凳子和警戒线围起一片空地,可以至少容下5辆转运伤病员的救护车同时停放。这片空地旁,是一个用彩条布搭起的大约45平方米的临时分检室,转送来的重症伤员一旦发现伤口感染,将在这里进行快速刮片检验。

    临时分检室旁摆放着6辆担架车,六七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医学生志愿者和护士在这里等待灾区伤员的到来。每个伤员被转移下救护车,都会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护工和一名志愿者进行“四对一”的救治。

    走进急诊室,紧挨大门的消洗室里有4个温水淋浴,对于部分全身沾满泥土的伤员,需要在这里进行简单的清洗、消毒之后,送往里面的抢救室救治。同时,急诊科医生会通过询问随车人员配合临床观察的方式,对伤员进行初步判断。

    7名外科医生、7名内科医生在诊室里待命,包括心脏内科、颅脑外科、神经内科等专业科室医生组成的检查小组在对伤员进行综合评定之后,确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手术,需要手术的将被直接推进手术室,如果伤情并不危急,则通知相应科室进行收治。

    这一整套流程被打印成文字,贴在急诊室楼外的墙上。在医护人员中,这个流程早已清晰地印在脑子里——这是汶川大地震救治伤员时留下的经验。

    到4月22日晚7时,震后只睡了五六个小时的华西医院急诊科医师赖世超告诉记者,截至22日晚6时,这样一套流程在震后的华西医院急诊室重复了203次。目前,急诊室血浆、药品充足,已经收治的203名伤员分散在各个科室接受进一步救治。

    一切为了生命。

    微博上,一位成都网友评论说,每当看见有医护人员迎着救护车跑去的时候,都会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人与人之间的爱汇聚成面向生命的注目礼。

    四川省骨科医院医生侯伟相信,大难当头,生命是让四川人心手相连最重要的纽带。地震发生两小时50分钟后,他和同院的10余名医生已经疾驰在通往震区的高速公路上。

    “你还好吧?我在去天全(县)的路上。”高速公路上,侯伟拨通了妻子江盈盈的电话。

    “我没事,一会儿也要赶去医院,你自己注意安全!”侯伟知道,怀孕的妻子此时一定不会留在家里,因为她是华西医院麻醉科的医生。

    在芦山、宝兴工作了52个小时后,侯伟接到返回成都的命令,带着两位重伤员于22日夜里平安抵达成都。

    稍作休整后,天一亮,侯伟又出现在四川省骨科医院的地震伤员救护病房里。

    本报成都4月24日电

分享到:
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要从小处着手积微成著
雅安灾区首所抗震希望学校开课
一切为了生命
震后“家宴”
倪志福同志逝世
广东团组织助青年离梦想近些更近些
职校期盼消除社会歧视
辽宁营口韩家村换届选举迷雾重重
芦山地震倒逼巨灾险落地
中国青年报2013报考指南黄金版位火热预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