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像一棵胡杨 咽下艰苦与寂寞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内蒙古阿拉善拐子湖气象站

本报记者 李玉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30日   02 版)

    这是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位置的气象站,难以被人注意到。

    这里地处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方圆200多平方公里只有这座6个人的气象站。春天,这里是沙尘暴的起源地,30多天时间里,能见度几乎为零;夏天,这里最高气温44.8摄氏度,鸡蛋可以烤熟;冬天,这里是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寒天气。

    然而,拐子湖气象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国天气图上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深入沙漠的气象站之一,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每天要进行8次定时风向风速监测、24次航危报监测任务,实时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开展加密观测。

    在沙漠的戈壁滩上生长着一种叫胡杨的树,这种树“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几代拐子湖气象人把自己比作胡杨,默默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毕业于兰州气象学校的姜峰,1976年被分配到拐子湖气象站工作。那年10月的一天,姜峰坐着一辆拉菜车到拐子湖气象站报到,620公里的路程颠簸了3天才到达。一路越走越荒凉,姜峰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姜峰回忆道:“当时站里有18个人,虽说人多,可活儿也多。吃水得牵着毛驴到7公里外的地方去拉,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取暖烧的是梭梭木,因为梭梭木有毒,所以即使是冬天也得经常开窗户。”

    在拐子湖吃菜也是特别难的一件事。到200公里外的旗里交通不方便,拉少了吃不了几顿,拉多了又没法保鲜。为了能让站里的同事吃上新鲜蔬菜,姜峰在距离气象站25公里的地方开了两亩地。    

    “一个人干活苦点儿、累点儿不怕,最怕的是孤独寂寞,所以白天使劲地干活儿,到了晚上拿块毡子躺在地上数星星。”姜峰长叹一口气。

    由于交通不便,姜峰的儿子出生1个月后他才收到信,孩子快两岁了他才见了第一面。姜峰现在回忆起刚回到家时,孩子哭着喊着不让他上床的情景,依然觉得心酸。

    姜峰1985年担任拐子湖气象站站长。现在虽然姜峰已经离开拐子湖20多年了,可他心里一直念着拐子湖,经常梦到在这里值班、发报的情景,经常因为梦到发不出去报而急醒。    

    李福平是上一任站长。他仍清楚地记得,2002年从阿拉善盟政府的所在地阿拉善左旗到拐子湖,他整整走了8天。

    到气象站时正值3月,也是拐子湖刮沙尘暴的季节,为了保护气象观测设备,刚上任的李福平带着站里的其他人清理了两个月的沙子。  

    2002年,站里还没有通电话,和外界的联系还得依靠信件。李福平和家里人3个月没联系,“家人着急了来站里找我,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李福平上任后向阿拉善盟气象局申请资金买了拐子湖气象站的第一套热水器。“当时站里的职工都高兴得跳了起来,40多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热水器!”尽管过去很多年,李福平回想起来依然很兴奋。

    现任站长巴音那木尔还记得,2005年冬天,他和几名职工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顶着七八级的刺骨寒风去镇上买菜。流沙将车搁浅在返回的路途中,柴油被冻住了,车无法启动,他们在这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孤立无援。巴音那木尔把车上能用来燃烧取暖的东西全部烧完,最后找了一个路边的沙坑,大家依偎在一起熬过了不眠之夜。等到天亮,当一辆车路过救助他们时,大家的手脚已冻僵,根本说不出话来。

    巴音那木尔总结了当时拐子湖气象站的“八大难”:吃水难、吃菜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沟通难、找对象难、子女上学难。

    如今,拐子湖气象站“八大难”已基本解决。员工宿舍都是公寓式的,有独立的卫生间,24小时热水可以洗澡,有空调、电视,新修的公路通到气象站门口,新盖的蔬菜大棚也能解决大部分的吃菜问题。巴音那木尔说,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现在很幸福。    

    而44岁的观测员许延强最大的愿望是有时间去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见见世面,“我活了半辈子,最远的只去过盟里”。  

    记者问他,“有时间”是什么时候?他回答:“现在不行,等到退休吧。我60岁退休,还要再过16年。”

本报记者 李玉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4月30日 02 版

像一棵胡杨 咽下艰苦与寂寞
中国文联慰问演出在陇南举行
中国华电主题团日励志中国梦
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文莱服务队
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
第二届“合肥青年五四奖章”评出
《梅兰霓裳》五月中旬开演
辽宁下发七条禁令整顿过度医疗
芦山地震救灾的“中流砥柱”
程林祥:又是一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