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5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董加耕:上山下乡的偶像走进市场时代

本报记者 包丽敏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01日   01 版)

    董加耕(左)与老伴在本报读者林植树。

    本报记者 陈剑摄

    75岁的董加耕带着两个时代的印记走进了海运仓2号:他上身穿一件黑色呢子的毛式中山装,上衣左侧口袋别一支金灿灿的钢笔;下身穿一条碳黑色的牛仔布休闲裤,脚蹬一双运动鞋。前者是计划年代的时尚,后者是市场时代的流行。

    在前一个年代,这个江苏盐城的农村人是家喻户晓的“时代偶像”,他的事迹被广为宣传,无数崇拜者给他写信。有人开玩笑说:“他就是当年的刘德华。”

    1961年初夏,董加耕作出的一个人生选择,给他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名声。那一年,他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但经过慎重考虑,他舍弃了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在志愿表上填下8个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他还把自己原来的名字“董家庚”改成“董加耕”,意为加倍耕耘。

    这一决定遭到强烈反对,母亲失望得几乎要投河,但倔强的年轻人一心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2013年4月底,来参加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第二届金牌读者授牌暨邀请报道对象回家”活动时,这位古稀老人回忆道,那时刚刚经过3年困难时期,他想不通为什么农民种地却要挨饿吃野菜,想回乡去用知识改变天种人收的状况,带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根本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后来会引起社会轰动”。

    1964年1月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长篇通讯《董加耕》,并配发社论《到农业第一线是光荣的革命行动》。《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说:“董加耕所走的道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路。”同年3月7日,《中国青年报》“青年信箱”栏目登出董加耕的公开信《按照革命需要决定个人前途》。

    一时间,董加耕的事迹变成了新闻报道、宣传画册、连环画、话剧、歌曲……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苏联、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求爱信雪片般飞来。而他的个人志愿,也变成一个时代一代人的“选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高唱着“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的歌曲,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时代洪流中。

    此后的命运更是超出董加耕的预料。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风浪中,这个原本一心只想务农的年轻人,接连被抛上抛下。

    他曾是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曾受邀参加毛泽东的寿宴,坐在领袖左边;也曾在“文革”中被打成“刘少奇的黑标兵”,并遭受酷刑;“文革”后又被怀疑与“四人帮”有牵连而遭到多年审查。他调侃自己这么多年里“官越当越小”,从相当于副部级,到最后一度成了老家江苏盐城的一名副科级干部。

    如今,他的名片上,印着众多头衔和荣誉:“荣获共和国百颗星之一”、“荣获共和国百名英模之一”、“荣获建国50周年50人之一”以及“毛主席70岁生日宴会4位工农客人之一”……

    当时代的波涛归于平静,“知青”这两个字始终是董加耕身上最显著的标签。2013年4月,他写了一篇文章《贴心“三农”,为中国梦的圆满实现献余热》,然后署上:“江苏盐城知青董加耕”。

    新时代的年轻人已经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董加耕仍是一代人青春记忆中难以抹掉的部分。这些年,他不时受邀出席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种知青活动,每到一处,老知青争着跟他合影,要他签名。他的老家盐城市建了一个董加耕事迹展览馆,据说至今已有30多万人次参观。

    回首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他评价说,“这里面的一个教训是,没有把握‘自愿’与‘不自愿’的区分,一刀切”。但这位当年的“典型”始终认为,“大方向是对的”。

    眼下,董加耕头发已经花白,不过腰板依然挺直,还在力图发挥“余热”。他仍然关心农村建设,资助贫困儿童,也不时被一些机构请去座谈或宣讲。他到学校讲要坚定理想信念,到机关讲反腐败。

    每次宣讲,他几乎“都站着讲,不觉得累”。他也深知,如今是市场经济的年代了,“你愿意听我就多讲,不愿意听我就少讲”。

分享到:
总书记同我们共话中国梦
为了200多万受灾群众
劳动法,那些被漠视的条款
一批法律和部门规章今起施行
董加耕:上山下乡的偶像走进市场时代
芦山大川镇堰塞湖现场紧急爆破巨石
韩斌:为了责任而坚持
刘愚勇:沉下心来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