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年,那个曾经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张晓“走下”版面,走进中国青年报社。这让他有种“回家”的感觉,虽然并没到过海运仓2号,但“家”的感觉还是在他跨进报社大院时涌了出来。
6年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张晓,当时他还是甘肃平凉的一名高三学生。打动记者的是张晓的“大孝”和自强不息——4岁丧父,14年如一日照顾患病的母亲。报道刊发后,这个少年一下子被敬佩和关切的目光所包围。
6年后,张晓长高了10厘米,腼腆少年成了英俊小伙,显得成熟稳重。
生活也在改变。张晓大学毕业后成为基层医务工作者,采写稿件的记者狄多华现在是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主任,而当时一起采写稿件的实习生张鹏如今已是本报驻甘肃记者。这次邀请张晓“回家”,狄多华差点儿认不出他了。他俩几年没有见面,这一方面是因为狄多华从兰州调到北京,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让张晓好好去过自己的生活。“我们塑造的很多典型人物,实际上后来的生活轨迹都被异化了,但张晓的心态一直很好,他工作生活都一如既往地踏实,这就足够让人安心了。”狄多华说。
作为曾经被聚光灯包围的典型人物,张晓身上确实没有一丝因此被扰乱心态的痕迹。阳光在他脸上一如既往地明媚,而他的生活就像他的笑容一样,饱满而真实。现在,他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一边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分外之事”——参加基层医疗服务计划,加入医疗义工队伍。
此次同回海运仓2号的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付勇告诉张晓,自己在监狱教育改造科工作,希望邀请张晓到这座监狱去给犯人作报告,让他们学会自强。张晓带着他一贯的笑容回答道:“没问题,只要是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我就愿意做。”
这种想法,让张晓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走到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服务基层,这是张晓在找工作时考虑自己能回报社会的选择维度之一。他表示,哪怕有一天自己离开基层,在任何岗位上,只要努力就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在,生活已经很好了,我很满足。”张晓愉悦地介绍着现在“安逸”的生活:每天去距离自己所住的城区廉租房二三十公里之外的卫生院上班,周末有时候去参加医疗义工服务,平时一有时间就推着妈妈到外面去晒晒太阳。
这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张晓的母亲病情还算稳定,这也让张晓感到欣慰。参加工作后,张晓觉得到了自己真正独力承担起整个家庭的时候,他就婉拒了别人的帮助。母亲每个月500多元的医药费、家庭基本开销500多元——对于每个月工资2000元左右的张晓来说,还算可以负担。现在,他还可以积蓄些钱。
“以后娶老婆的话,还是应该打下点基础。”说这话时,他有些羞涩。
工作两年,张晓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在学校,虽然也撑着家庭,但毕竟还是学生,做不好别人也可以理解;工作以后,就得靠自己了,已经完全没有退缩的理由了”。在周围人眼中,张晓是从不会退缩的。他在学校和单位都交到了许多真诚而可靠的朋友,他的阳光给很多人带来了对生活的全新认识。
持续关注张晓的狄多华说,虽然外表上有些变化,但张晓身上的阳光味道还是一样浓厚。张晓自己也觉得,不论社会的关注度有多高,不论自己得过多高的荣誉(2007年,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是不变的,相应地,自己对生活的期待也不会变。
前些年,处于生活最艰辛阶段的张晓有时会想,未来要是能过上好日子就好了,但有多好,当时根本无法想象。现在,张晓觉得,已经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2011年春节,刚参加工作的张晓给妈妈买了一套200多元的新衣服。这是他懂事以来,妈妈第一次穿上既不是家里旧有的也不是别人捐赠的衣服。虽然妈妈不停地说着“买新衣服干吗,又不出门,浪费钱”,但张晓知道,妈妈一定因为这件新衣服而感到高兴,对生活感到欣喜。
今年过年,张晓又给母亲买了一对金耳环,1000多元,“这是我送给我妈最贵的东西了,但她没舍得戴,藏起来了”。
幸福的时刻正在充满张晓的生活。“这很好,但还会更好”,对此,张晓深信不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