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牌”9个月后,广州“限外”(限制外地车在规定时间进入广州市区)不可避免地被提上议程。作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广州“限外”无疑引发了争议。“限外”如何不“排外”?
日前,广州市非本市籍载客汽车区域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听证会举行。参加听证的15名代表普遍认为“限外”方案需完善,他们主要对草案中“广佛交界缓冲区”、“金沙洲大桥和内环限行”、“公务车发通行证”、“15天缓冲期”等内容提出了异议。
最终,14名听证代表表态支持“限外”,非本地户籍的代表谢续桂投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场外、网络上对“限外”则是弹多赞少,甚至有网友宣布为此不再进入广州消费。
“限牌”则必须“限外”
广州的“限外”草案,借鉴了北京和上海的做法,拟以工作日分时段的方式,对非本市籍载客汽车采取指定“区域+路段”相结合的错峰限行模式。
据统计,限外区域约32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4.3%,限行时段为早高峰7点至9点和晚高峰17点至19点。而限行路段(内环路、内环路放射线高架路、黄埔大道、工业大道、增槎路等)里程约74公里,限行时段为7时至19时。
有评论称,上述区域和路段外地车较多,早晚高峰堵塞现象明显,限行有助于缓解拥堵。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汽车进行适度的调控。”听证会上,不少代表认为广州限牌、限行是情势使然。
过去5年广州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9.6%的速度递增,如不“限牌”,5年后保有量会翻番。一名听证代表表示,“任何一届政府都不可能有财力去修路满足这个需求”。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广州于去年7月试行了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首先推出的便是“限牌”: 全市中小客车一年12万个增量指标,按照“环保+摇号+竞价”模式,以1∶5∶4的比例进行分配。
目前限牌取得了显著成效。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小客车增长量由月均增长两万辆降至月均增长约7500辆,增长幅度同比减缓了六成多,到3月底为止已经调减了约11.6万辆中小客车的增长。
“限牌和限外是孪生兄弟”,如果只限牌,不限外,市民可能“钻空子”在周边城市上牌,汽车总量调控将徒有虚名。“自从广州去年开始中小客车总量调整后,佛山的上牌数量大幅度提升,每天的上牌量超过了1000。”广州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交委总工程师沈颖说,这导致佛山的高峰期也出现了交通拥堵。
“广州限外是无奈的、不得已的,也是明智的、必须的。”听证会上,沈颖在介绍“限外”草案时说。
尴尬的广佛“候鸟”
“广州不只是广州人的广州”,听证会结束,当记者们一拥而出时,在会场门口看到一名男子高举一纸标语抗议“限外”。面对记者的围堵与提问,这名男子留下一句“(来自)佛山桂城”,便匆匆离去。
“佛山”是广州限外话题中的高频词。广州西部与佛山接壤,两地文化同根同源,常有人说“跨一步是佛山,退一步是广州”。随着2009年签署了意在打破行政壁垒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两地的密切往来更迎来了“蜜月期”。然而,限外草案让广佛同城化建设“冷”了下来,有当地媒体形容这一现象,像“煮一壶开水却冻成了冰”。
广佛“候鸟”对限外最为敏感,他们的工作地和居住地分别在广佛两地,每天都要穿梭往来。限外,意味着他们现有的上佛山牌照的汽车在规定时间不能进入广州市区,只能乘广佛地铁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将增加一倍以上。“尝试到广州摇号上牌”成为许多广佛“候鸟”目前能想到的变通之计。
限外而不排外,是媒体代表马汉青一直强调的。他认为金沙洲大桥是临近佛山居民进入广州城区唯一的主要通道,在地铁六号线开通以及大坦沙大桥开通之前,“建议金沙洲大桥暂时只实行高峰限行”。同时,缩小芳村、金沙洲的限行范围,使之成为广佛之间的缓冲带。
素有“韩大炮”之称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同样认为应缩小限行范围。他曾到限行区域“走了一圈”,还在微博上搜集意见,“超过4000条,一半的诉求来自佛山车主。”
韩志鹏还对“通行证”提出了质疑。广州市交委表示,政府考虑在一定的情况下,为部分有刚性需求的商务、政务、就医车辆发放通行证,使之不受“限外”影响。韩志鹏表示,通行证应严格管理发放,应限制在特定、重大的活动时发放,如广交会等,绝不可使之泛滥,形成特权和腐败。“‘限外’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公平正义,不要到最后只限了老百姓。”
韩志鹏说:“我不反对‘限行’,并不等于我对方案都认同。”
“限外”与包容精神相悖?
唯一反对“限外”的听证代表谢续桂是湖南人,现在广州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外地人,在广州的住所和单位相隔较远,想买车,在广州要交齐3年社保;到周边城市买车上牌回来用,又被“限外”堵住后路。广州居住了有较多的外地人,“限外”应把这部分人纳入考虑范围。
与听证会场内压倒性地支持“限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上反对声音居多。记者在新浪微博上搜索广州限外相关话题,其中不乏加认证带“V”的网友反对“限外”。
网友“@骋冰v陈氏普洱”认为,“广州限外,政府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懒政。”
网友“KingTing-L_最爱红白蓝肇中君”表示,广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除了享受各种建设特权外,更应该承担省会城市的责任。
网友“@黄云岳2010”甚至表示,“个人不再到广州做任何购物、商务接待等活动,直到广州解限,以表我个人对广州限外的抗议。”
更多反对声音认为“限外”与广州的开放包容形象相悖。近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了“珠三角市民看广州”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电话访问了珠三角深圳、肇庆、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东莞、中山8个城市的城区共1000位市民。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珠三角市民认同“广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但超过半数反对“限外”。他们认为,“限外”会给外地人来广州增添麻烦,影响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同时,也给广州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报告显示,36%的珠三角受访者表示“限外”后会“减少”去广州的次数。该报告最后建议:“限外”决策不仅应有广州市民参加,还应有珠三角市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