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引起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关注的、有关自贡市委组织部在今年的“例行体检”中“遣送”各单位违规借调的91名大学生村干部回村工作的消息,自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怡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据悉,从2008年开始,自贡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就在每年三四月期间,对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进行“例行体检”,主要是采取乡镇自查、区县抽查、市里明查暗访、电话抽查等形式。
“虽然方法很传统,但作用明显。”自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怡介绍,“例行体检”不仅能够有效督查检查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同时也能给基层单位“提提醒”、敲敲“警钟”。今年,自贡市在“例行体检”中的确发现部分区县部门和乡镇单位违规借用大学生村官91名,目前,这91名大学生村官已全部安排回村工作。
中国青年报:“例行体检”坚持4年,遇到过哪些困难或阻力?
姜怡: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检查存在“真空”地带,由于采取乡镇自查,市、县抽查的形式,始终存在检查的一些“真空”地段,比如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村落。
二是个别乡镇不配合,大学生村官管理使用主动权在乡镇一级,在“例行体检”时,有个别乡镇往往敷衍了事,大事化小。
三是检查结束后容易“回火”,乡镇领导往往存在把大学生村官当“免费劳动力”的想法,“例行体检”结束后,虽然市、县两级组织部门都第一时间安排被借调的大学生村官回村工作,但往往半年后,大学生村官借调的情况又“死灰复燃”。
阻力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乡镇的阻力,由于乡镇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情况,借调大学生村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现实途径和渠道,因此,乡镇往往将大学生村官借调到乡镇民政办、计生办等工作量较大的职能部门工作,很少安排他们到村工作。
二是来自村里的阻力。由于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社会经验不足、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个别村干部会觉得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碍手碍脚”,甚至极个别村干部担心大学生村官抢自己的“饭碗”,不愿意真心实意接纳大学生村官。
三是来自大学生村官自身。乡镇机关的管理较之村里相对规范,加之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大多为社科类,一时半刻难以在村找准自身定位,因此,更愿意到乡镇机关,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此外,自贡的农村食宿条件较差,在乡镇工作,食宿更方便,个别大学生村官也不愿意一直在村工作。
中国青年报:困难、阻力如此之大,市委组织部为何还要坚持每年“例行体检”,其作用和意义何在?
姜怡:无论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的角度看,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大学生村官长期“脱岗”离村都是没有好处的,必须予以纠正。
对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进行“例行体检”,让大学生村官“归位”,不仅符合中央关于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的初衷,切实保障基层服务力量,确保大学生村官姓“村”而不姓“官”,也是为基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按照干部成长成才的规律,“基层”这一课是年轻干部的必修课。不让大学生村官成为新时期的“三门干部”(指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记者注),就必须让他们真正到基层去,扎根基层,汲取营养,通过基层的锻炼,提升综合能力。
中国青年报:如何看待大学生村官“被借调”这一事实,根据组织部门掌握的资料,现实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借调情况?
姜怡:大学生村官“被借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实中存在以下几个类型。
一是上级组织有意识地抽调大学生村官到重要岗位、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上锻炼。这种形式的上挂锻炼是符合中央关于“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多岗位锻炼”的精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抽调前往往都征求了大学生村官本人的意愿,是“两情相悦”式,并且都安排了专人进行“传帮带”,大学生村官能够通过参与具体工作而积累宝贵的经验,从而提升工作能力。目前,自贡市各级组织部门就在探索这一培养方式。
二是乡镇、部门违规借调大学生村官。这种情况往往是乡镇、部门在没有征得组织部门同意的情况下,违规借调大学生村官。
这种违规抽调很可能出现两种弊端。第一种就是“你情我不愿”,即大学生村官是被动借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第二种就是虽然个别大学生村官愿意到乡镇、部门工作,但乡镇、部门提供的岗位往往是从事档案整理、会议会务等常规性工作,既没有什么“含金量”,同时也隔断了大学生村官与群众打交道的渠道和途径,不利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