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是新一届政府留给公众的最深印象。尽管政府的职能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这两个字,却可以看成是对这一转变的简要概括。5月1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努力兑现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承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政府不是越大越好,权力必须限定边界。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政府,也就意味着权力的不受约束,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和低效。对权力边界的认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日渐明晰,政府管得过多、权力过大的弊端,也在这一过程中凸显。
审批一个项目,需要盖200多个公章,显示着审批程序的繁琐;“落马”官员卸任前突击审批项目,暗示着审批中的权力腐败。当一个项目,在几十个政府部门、无数的文件和上百个公章间“流转”时,当权力寻租总与各类审批相关时,其间的黑洞有多大,可想而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的放权,正是要改变约束市场活力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减少权力腐败。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呼应民众对廉洁高效政府的期待。放权的关键,是限制权力,管好四处乱伸的有形之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激发社会和个人的创造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对于习惯了政府包揽一切的社会而言,对于习惯于权力无所不能的官员而言,“把该放的权力放掉”,并不容易。也因此,李克强才会在电话会议上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下一步还要继续推进,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他同时指出,改革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
如果说“放”,体现了政府自身改革的勇气,那么,“管”则是政府对自身责任的担当。我们在强调政府放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并非万能,缺乏监管的市场,会出现种种“病态”;社会组织也并非力量无限,在社会和个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需要政府“大包大揽”。有了政府的放手,市场、社会组织、个人才能够不受束缚,充分发挥主动性;有了政府的有效监管,才能培育好市场经济,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有了政府的托底,社会和个人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轻身前行。
管好的关键,是法治。如同李克强所强调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行政权力必须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同时也要依法规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突破法律框架的“管”,有可能变成另一种权力的扩张,导致下放权力的改革无功而返。政府依法管理,才能在有效约束权力的同时,为市场和社会提供良好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