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人性、爱情、自由,雨果的作品表现了这6个字。所以,人们一直怀念他——

雨中踏寻雨果路

张兴慧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7日   11 版)

    雨果故居

    布鲁塞尔古城墙

    圣休伯特皇家长廊

    移来的橡树苗

    一天,和女儿谈起2013年奥斯卡获奖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我们一起看的,我自己看了《林肯》,女儿看了《悲惨世界》我没看。

    “《悲惨世界》是根据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吗?”

    “也对,也不对。电影改自美国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而音乐剧又是根据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或者说,电影是对小说的二次改编。”

    “你对雨果和小说《悲惨世界》知道的多吗?”

    “雨果是法国大文豪,《悲惨世界》是他的代表作,小说我也读过。还有,雨果还写过《巴黎圣母院》。”

    “不错。你知道雨果在布鲁塞尔流亡过吗?”

    “不知道。”

    “雨果前后在这座城市累计待过500多天。《悲惨世界》也是在这里最先印刷发行的。”我有些得意地说。

    “是吗?”女儿疑惑,“在这里,我大学都读完了,没听说过这些呀。”

    “学经济的,不知道这些可以理解。不过,若有兴趣,咱们可以一起出门,寻访雨果在布鲁塞尔的足迹。”

    “主意不错。”女儿表现出浓厚兴趣。可是临出门,天空中小雨淅淅沥沥,落个不停。我有些犹豫,她却若无其事地开玩笑:“寻访雨果,不下雨怎么能有结果呢。”

    参与推翻帝制暴动失败逃亡比利时

    有人说,雨果是比利时最有名的外国人,原因是他写了《悲惨世界》。2012年恰逢小说问世150周年。为此,布鲁塞尔的旅游文化界足足忙了一年。圣诞节,美国好莱坞推出电影《悲惨世界》;2013年年初,该片一举拿下3项奥斯卡大奖。这下子,雨果其人其事又在布鲁塞尔红火了起来。

    布鲁塞尔一家名叫“参观布鲁塞尔(VISITBRUSSELS)”的公司,把雨果在布鲁塞尔住过和去过的地方一一标在旅游图上,吸引游客参加他们组织的“步行雨果路”主题游项目。我们开始了自己的“雨中踏寻雨果路”,依据的是旅游“专业路线”,方式上却完全是“自助游”。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素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美誉。1831年发表《巴黎圣母院》,一跃成为法国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之后,又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和参议员。在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48~1851年)期间,又成为共和国议会代表。雨果威望高名气大,在当时的法国红极一时。可到了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却发动政变恢复帝制,当上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1852~1870),史称拿破仑三世。

    “听起来像中国的袁世凯呀。总统不过瘾,自己推翻自己,当皇帝”。女儿快嘴评论说。

    “袁世凯可能跟他学的吧。但拿破仑三世却是跟他大伯学的。”我随口说。

    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位拿破仑,是指拿破仑·波拿巴,而这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他的侄子。此二人一定要分清楚。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当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第一执政;1802年8月,他修改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又修改宪法,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当了皇帝(1804~1814),史称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有根“独苗”,没当上皇帝就夭折了,但仍被称为拿破仑二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论资排辈”,只能屈居第三了。

    拿破仑三世当了皇帝,实行专制统治,议会权力大受削弱。雨果奋起反抗,不仅公开抨击他倒行逆施,还亲自参加了武力推翻他的暴动。但武装斗争很快失败,为了躲避迫害,雨果隐姓埋名,装扮成印刷工人才侥幸越过法国边境,逃到比利时。

    宣扬欧洲统一的思想先驱

    “法国离比利时这么近,雨果以前没来过?”

    “来过。”

    1837年,雨果第一次访问布鲁塞尔。在《法国和比利时游历记》一书中,雨果表达了对布鲁塞尔的感受。他说,布鲁塞尔大广场是世界最美的广场,圣米歇尔教堂和巴黎圣母院一样漂亮,他内心对“布鲁塞尔充满了羡慕之情”。

    或许是因为布鲁斯塞尔大广场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雨果一到布鲁塞尔就首先在这里寻觅住处。他先在大广场的风车旅馆(GRAND PLACE 16)住了一个月,然后又搬到斜对面的鸽子旅馆(GRAND PLACE 26),一直住到1852年夏天他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境。现在,鸽子旅馆4层被保留为雨果纪念馆,里边陈列着一些雨果当年的用品和书籍。

    “比利时为什么收留了雨果却又要驱逐他?”

    “政治原因。”

    雨果这次到布鲁塞尔,虽是流亡,形象狼狈,但却一点都不气馁。他以笔带枪,鞭挞拿破仑三世,代表作有《惩罚集》和《小拿破仑》等。因此,拿破仑三世给比利时国王施加压力,要求驱逐雨果。比国国王顶不住,遂要求雨果离境。1852年夏天,雨果离开比利时,流亡到临近法国但却是英国属地的根西岛。

    离开比利时前,雨果在布鲁塞尔大广场发表了著名演说,呼吁比利时人满怀信心,等待“欧罗巴合众国”的建立。到那时,布鲁塞尔将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华盛顿特区一样,成为欧罗巴合众国的首都。

    这就是雨果的欧洲统一思想。除了演讲鼓吹这一思想外,1870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那天,他还在根西岛自家的庭院里种了一棵橡树,称其为“欧罗巴合众国之树”。他说:“等这颗树长成了,欧罗巴合众国也就诞生了。”到现在,虽然欧洲没有出现雨果希望的合众国,但欧盟却是这种思想直接催生的国家集团。今天,你若到欧洲议会参观,听到的头一句解说词就是,雨果是倡导建立欧盟的思想先驱。

    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可能解体的声音甚嚣尘上。为了呼吁欧洲团结,有人从雨果种植的橡树上直接移植了一枝嫩芽,栽种在鲁塞尔维托克尼那图书馆的(BIBLIOTHECA WITTOCKIANA)草坪上。人们祝愿欧盟和这株风雨飘摇的小树一样,能再次茁壮长成参天大树。

    《悲惨世界》在这里出版

    “雨果每天忙着与拿破仑三世做斗争和宣传欧洲统一思想,他还顾得上写《悲惨世界》?”

    “这个问题好。这些事情确实拖了雨果继续写《悲惨世界》的后腿。耽搁了若干年,他才重新写作。本来,流亡布鲁塞尔之前,雨果已完成了全书的4/5。”

    但离开巴黎逃亡时,雨果仓皇之中没带小说手稿。这样,故事就引出了一个女人——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她当年26岁,遇到了30岁且已结婚的雨果。二人一见钟情,从此终身保持了情人关系。

    雨果逃到布鲁塞尔没几天,德鲁埃就带着《悲惨世界》的书稿赶到了。但一直到1861年,雨果才再次来到比利时。他在布鲁塞尔和离布鲁塞尔20公里处的滑铁卢都住过。详细考察了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被击败的滑铁卢战场之后,雨果最终完成了《悲惨世界》。1862年3月30日,比利时出版商LACROIX & VERBOECKHOVEN率先出版了该书。

    《悲惨世界》出版后,雨果光顾比利时的次数增多了。1866年~1871年间,他选择布鲁塞尔街垒广场4号(PLACE DES BARRICADES 4)为固定住所,他和妻子儿女住在这里。德鲁埃如影随形,她的宅子地段十分繁华,位于大广场附近圣休伯特皇家长廊里面。

    这条圣休伯特皇家长廊全长200多米,顶部呈拱形,玻璃覆盖其上,是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最长的封闭式购物、娱乐和休闲走廊。从雨果家出发,步行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这里。当年,雨果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幽会德鲁埃。现在,这里依然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当时布鲁塞尔就这么热闹,这是雨果选择来这里流亡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想当年,法国大革命虽然惨烈悲壮,将国王路易十六也送上了断头台。但法国政体却在共和与帝制间不断转换,总统和皇帝你来我往。在欧洲其他国家,君主制仍然强势,民众的民主权利和言论自由根本得不到保障。而比利时,则是于1830年诞生的新国家,虽然也有国王,但刚刚通过的宪法却相对比较宽松,民权相对可以得到保障,言论也自由。所以,临近国家法国和普鲁士的异议人士,在受到本国政府的迫害时,多逃到比利时避难。同时期,与雨果一起在布鲁塞尔流亡的作家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仲马,他的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

    富有远见的文化保护主义思想

    “除了欧洲统一思想外,雨果反对拿破仑三世,说明也有追求共和的民主思想。他还有其他思想主张吗?”

    “还有一些。”

    一条是他提倡保护古建筑,体现了富有远见的文化保护主义思想。在雨果流亡布鲁塞尔的年代,比利时工业化正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许多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被无情拆毁。雨果痛心疾首,积极奔走呼吁保护当时的布鲁塞尔古城墙。他的这一超前观念被一些当地人接受了。

    在今天布鲁塞尔雷迪森布鲁(RADISSON BLU)皇家酒店,一段布鲁塞尔古城墙赫然立在酒店大堂之内,是“原地保护”的典型。现在,专门前来参观这段古城墙的游客日益增多,这段城墙几乎成了布鲁塞尔独特的新亮点。这里,不能不提雨果的功劳。

    蒙蒙细雨依然在飘。我们也坐在酒店大堂里休息。一边喝咖啡,一边凝视着这段古城墙,我内心却试图简洁地总结一下雨果的主要思想。人道主义、浪漫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

    这些成份都有,似乎不能用一个术语概括。我问女儿,她给了6个字:人性、爱情、自由。

    我同意。这些才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雨果的作品表现了这6个字,所以,人们一直怀念他。

张兴慧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17日 11 版

雨中踏寻雨果路
创意城乡中国行在京启动
骑车旅行是一种修行
花开花谢
提前感受北京园博园
新加坡旅游局首部微电影全球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