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5月2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抵制网络谣言才能避免被其所伤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24日   01 版)

    可能有很多人都曾看过这样一条微博:一女士在北京家乐福结账时,跟在身边的孩子突然失踪,幸亏及时报警,超市立刻封闭了所有出入口寻找孩子,后来孩子在二楼卫生间被找到,头发被剃光,衣服已经被换掉。转发微博的人,多半出于善心,不忘提醒一句:当家长的小心了!

    很快,北京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就出来辟谣,此事子虚乌有。好心的人们在虚惊一场的同时,难免有“又上当了”的愤怒。审视一下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社区论坛就会发现,虚假难辨的信息和各种谣言,经常干扰我们获取有用的信息,它们制造着各种“烟幕弹”,左右人们的判断,甚至侵扰现实生活。

    京温商城安徽女青年“离奇”死亡的谣言,引发了一场群体性事件;“千万别吃橘子,有蛆虫”的谣言,让全国的柑橘滞销……

    网络让人们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了解真相,也让各种谣言滋生、传播。互联网的虚拟性,掩藏了信息发布者的真实真份,给“匿名者”以保护,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传播的不受控制、观点表达的无所顾忌,以及一些传播行为的不负责任,甚至别有用心。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这一点上,“互联网无国界”,世界的所有网友都概莫能外。今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事件发生后,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几乎以直播的方式对此次爆炸事件进行了“播报”,人们在迅速了解事态进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谣言的困扰。美联社推特账户被黑客盗用并发布“白宫被炸,奥巴马受伤”的假新闻,经其他新闻媒体转发后,造成美国股市瞬间蒸发2000亿美元。

    随时随地发生的“网络伤人”事件,让网络的使用者反思,各国也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立法,确立必要的网络规范,打击网络不法行为,保护人们免受其害。除了法律的约束之外,对媒体和网民而言,另外一种重要的约束——自律,对于网络的“趋利除弊”也颇为重要。

    “波士顿事件”之后,美联社为了应付网络谣言,重新修订了员工使用社交媒体指南,严禁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网络谣言和未经证实的传闻。新的员工使用社交媒体指南强调,“永远不应传播任何未经核实的网上谣言,不论其他的记者或新闻机构是否已发布该报道。”

    媒体的公信力,来自客观的报道,也来自自律。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且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影响。微博、网络社区等,正逐渐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源,每个网民,也都成为信息发布者。如若不对这些网络传闻和“网友曝”进行认真核实,不对一些“惊人”新闻加以甄别,就可能被其误导,传播不实信息,致使谣言四起,进而对社会生活造成侵扰。

    网络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也是被垃圾信息骚扰的时代。在大量的信息面前,人们往往来不及,甚至懒得分辨,只凭固有的印象和错觉,选择那些符合自己想象、吸引眼球的信息,缺少必要的质疑精神,盲信盲从,这就给了谣言以可乘之机。辨别网络传言的真假,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受欺骗,不被误导,不因虚假信息而焦虑不安。选择真实有用的信息,拒绝当谣言的“二传手”,也是网络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知情权、表达权建立于客观理性的判断之上,被谣言蒙蔽,也就无所谓“知情”;以讹传讹,也就算不得真实表达。

    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也没有不受限制的网络。想要不被谣言所侵扰,就避免当不实信息的传播者;想要充分享受网络的好,就以自律限制网络的恶。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网络时代必要的责任和素养。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24日 01 版

继续大力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妥善安置群众科学开展恢复重建
全国少工委部署六一“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
“营养餐”何成“闹心餐”
抵制网络谣言才能避免被其所伤
为青春颁发奖章
“快乐学校”在宁海举办分享会
支教志愿者的“陇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