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刊发《教育满意度调查如何取信于人》的教育评论,认为一些社会机构或网站发布的公众教育满意度、教育公平感调查存在样本量少、缺乏客观指标等问题,质疑数据的可信度,担忧其误导公众,可能成为阻碍改革的负能量,并奉劝公众以及政府部门不可随意轻信等到。
这篇文章引申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公众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满意度是否值得重视,政府能否真正基于公众评价的立场来分析、规划、评价教育改革?
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效果评价,长期以规模增长、投入增量等众多客观计量指标为标准,低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客观上妨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有效分配与公平共享,也影响着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程度。
开展公众对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评价,是教育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社会组织,比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的教育满意度调查,旨在向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反馈有所量化的公众感受,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意的表达与传播。
民意调查不同于以客观指标为主的“专业调查”之处,就是围绕公众的主观态度表达设计指标命题,主观态度其实是公众打的一种“印象分”。即使是小调查,也蕴含着一定的民意。从效果来看,小样本民意调查,虽然不能涵盖所有人,却也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其价值也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采取科学调查方法的教育满意度等教育民意调查,结果与现实的经验相当一致。在教育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的城市排序中,最好、最差的两端,反映了地方政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努力程度。正是源自媒体信息、公众感受的共鸣和印证,教育满意度和教育公平感调查数据的影响力才会凸显出来。
作为公众心声的采集方式之一,教育满意度等民意调查的最大作用在于,以公众评价激励地方政府教育决策者,改进和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从而促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国内社会机构开展的公益性教育民意调查仍属少数,作为一种开创性的探索,肯定会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质量,但其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诚意应当受到肯定。通过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多方聚力,共同开展教育满意度监测,辅助教育的科学决策,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凝聚“促进改革的正能量”。
杨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