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份爱,湖南长沙望城区金钩寺村的胡少伟也许会与大学失之交臂,成为一个为生活所迫的农民工。
2007年,胡少伟考上了湖南工业大学。但因为父母患病,无法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这个家庭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父亲的叹息像针一样地刺进了胡少伟的心,他决定辍学外出打工。当他准备随同村几位青年去深圳时,家里响起了敲门声。
门口外,是3位风尘仆仆的消防官兵。
原来,胡少伟家贫志坚、勇挑重担的事迹经班主任报料给媒体后,不少官兵为之感动,从不多的津贴中献出了自己的爱心,筹集了5000元资助他。
此后几年中,大队官兵共为他捐款捐物价值3万多元。胡少伟借此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上公务员。
不让寒门学子因贫穷失学
其实,胡少伟只是被望城区消防大队官兵们资助的第二批5名大学生之一。
在望城区消防大队餐厅门口有一个用了多年的捐款箱,里面都是官兵节省出来的爱心基金。
雷锋班班长张定轩每月坚持从自己不多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放进爱心基金,“自己家里穷,没钱读大学,现在看到自己资助的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去读书,就好像自己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他说,希望寒门的学子们不要因为贫穷而失学。
望城县丁字镇的彭阳同样受益于这份爱心。
2002年,彭阳以621的高分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父亲身有残疾,下岗在家,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长年看病吃药,家里已经无力承担她的大学学费。
8月24日,彭阳家里突然来了一群穿着军装的“不速之客”。原来,时任望城消防中队的副指导员尹小赋闻讯后向大队长高建文汇报。高建文当即决定在全大队开展一次爱心助学活动,并带头捐款。
接下来的几年中,大队官兵每年开学都会将学费及时送到她的家中,直至她研究生毕业。这期间,消防大队领导换了三任,但助学的接力一直未有中断。
考进湘潭大学的贺芳家住望城区含浦镇,一家五口全靠父亲一人在外打零工生活。望城消防官兵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她纳入“大手牵小手”助学帮扶对象,帮助她顺利考上大学。刘芳杰、卞栋磊、周游……多名学生成为官兵们的助学帮扶对象。
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
“袁哥哥、张哥哥……”聋哑小女孩胡婷开心地打着手势,招呼着她的哥哥们。
胡婷口中的哥哥们其实与她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哥哥应尽的义务,他们可一点都没有含糊。逢年过节、每个学期开学,长高长大需要买新衣服了、没有学习用品了……每当她需要帮助时,哥哥们就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别人看来,胡婷是苦难的。父亲得了重病常年卧病在床,同是聋哑人的哥哥走失,家庭的负担全压在没有经济来源的妈妈身上。
但胡婷也是幸运的,2006年3月5日,望城区消防大队的12名官兵与长沙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结成“1+1”爱心对子,胡婷也被列入帮扶对象——中队战士田原野承诺对她的学费进行长期捐助。
每周休息日时,田原野都会带礼物去特教学校,就算胡婷不要,他也会将礼物托老师或同学放在课桌上。
而这份爱在他要离队的时候都没有停止。在离队前一天,田原野将照顾胡婷的事情托付给战友张定轩。
8岁的小女孩曹哲慧也曾是消防官兵重点帮扶的对象。
2009年1月5日,大队参谋陈国军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曹哲慧的报道。小慧患有白血病,化疗让她备受折磨,也让她的单身养母不堪重压抛下她不辞而别。
陈国军把孩子的遭遇告诉了大队官兵。仅一个早晨,大队官兵就为小慧募集了医疗费4000多元。当天下午开始,大队的官兵们还走街串巷,到各个小区、街道、单位递送从报纸上复印的报道,呼吁更多的人来为小慧献出爱心。
小慧曾在纸上写道:很多人都曾感叹过命运的不公,但命运总是公平的,虽然总会失去些什么,但同样也会让你别有收获。
现任大队长吴宏武告诉记者,自1998年以来,官兵们的爱心捐助已达30多万元,目前正在资助的有20人。
望城区光荣院院长朱新民说,自他1995年当院长以来,官兵们年年来院里打扫卫生,送来大米、面粉、食油、水果,和老人促膝谈心,没有间断。
长沙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宋利军说,望城消防自1978年成立以来,30多年中,历届大队领导班子积极倡导每位官兵在每个星期,都要为社会单位、人民群众做一件好事。大队获评各级荣誉240余项,2006年、2007年大队两次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联合授予“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2012年被湖南省委、政府授予“雷锋式竭诚奉献集体”的荣誉称号。
用100%的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望城区消防大队办公室的墙上,锦旗层层叠叠。每一面锦旗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望城区靖港镇80岁的孤寡老人谷奶奶家发生火灾房屋尽毁。望城区消防大队官兵赶到后,冒着房屋可能倒塌的危险,从灰烬中扒出滚烫的首饰。
2010年8月5日,居民魏正辉的父亲魏运恒老人用手伸进厕所下水道捞掉进去的香皂,结果胳膊卡在里面。官兵们找来疏通下水管道的师傅帮忙。楼上两名战士负责从便池一侧进行打洞,楼下两名战士与工人师傅一同从下往上打。20分钟后,上、下楼终于打通。管道里哗地流出大量臭水,劈头盖脸地浇在楼下两名战士身上。战士们顶着恶臭,接着用手一点点将管道中的垃圾抠出,终将老人救出。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6年组建大队以来,望城消防官兵先后完成灭火救援任务2400余起、完成社会救助900多起,保护人民财产价值近5亿元,营救群众700多人。
此外,如何救助因火灾致贫的人群也进入望城消防大队的视线。
大队长吴宏武回忆,每年逢年过节前搞消防宣传时他们发现因火灾致贫的情况不少,而民政部门的规定中没有火灾救助。两单位负责人反复协商,最终拟定了关于火灾的专项救助——由区民政局发放2000元的火灾救助,以解灾民的燃眉之急。
家住望城区丁字镇的姚锦章就曾得到过这个救助。
2012年4月,因大火姚锦章全部家当化为了灰烬,6口之家财产尽失。
1个月后,当姚锦章在困苦的生活中愁眉不展时,消防大队和民政局找到他,送来了2000元的火灾专项救助款。
“连申请都是消防战士们替我写的。”姚锦章最初还不相信,直到听到消防官兵们的解释。据大队官兵告诉他,凡是符合规定的救助对象,在受灾后一周内可以进入救助申请和审批。因他的情况严重,消防大队就代他写了申请。
为了防患于未然,消防官兵还在工作之余当起了宣传员。
他们走进乡村,为留守儿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传授逃生自救的技能,他们还依托全区40多家农村书屋,建设消防志愿者服务站。
他们开起了“消防夜校”,组织大队官兵购置了一些设备并制作了一些PPT,晚上把课堂直接搬到了工地,把投影的设备挂在脚手架上面,进行防火知识的宣传。从在建工地,到社区、农村、企业、学校,8年多,讲课300余场,接访群众5万余人。
为关注残障孩子,消防大队编制了全国首部盲文版《消防安全知识手册》,成立了全国首个消防特殊教育基地,编排了全国首套安全知识手语操,填补了全国消防宣传教育史上的多项空白,使该校师生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率达100%。
而这些在消防官兵们看来,都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但是每一项岗位内或岗位外的工作,他们都付出了100%的努力。
姚宇 本报记者 洪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