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亲历者,记者见证了华晨宝马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对于这家年轻的车企,记者的认知是从怀疑,甚至是从否定开始的。
华晨宝马的发展初期,宝马是保守的,极力淡化华晨。记忆深刻的2004年5月20日,在华晨宝马工厂揭幕的庆祝晚宴上,时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海茵兹·约根·普莱斯勒在讲话中又一次提到了宝马集团董事长赫穆特·庞克的那句名言———“宝马就是宝马”。那些年,在华晨宝马的几次重大活动中,这句话几乎成为德方管理层发言时必用的标准语。
记者曾撰文《寻找宝马光辉下的华晨》,就国产化程度而言,当时华晨宝马对外的统一口径是:“只达到了1%”。过于羸弱的华晨与宝马没有对等的话语权,希望“共享宝马技术平台”的华晨只剩下尴尬。
此后几年,在外界看来,宝马更热衷于进口业务。华晨宝马的产能一直维系在三四万辆的规模,且在核心零部件国产和增加本地零部件采购量等核心问题上止步不前。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不断为这些话题制造舆论,甚至向媒体吐槽对合作伙伴的不满。时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的史登科号称“中国通”。那几年,史登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中文水平“时好时坏”。双方的博弈在表面的平静下实则是暗流涌动。
祁玉民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能让宝马零部件成本降下来,他一个月要跑北京七八趟。2007年,宝马零部件成本终于下降30%。2008年,华晨宝马对华晨中国的利润达到2.55亿元。华晨旗下的控股公司越来越多能够参与到华晨宝马的国产化进程中来。
不同于奥迪与一汽前11年的剑拔弩张,直到1999年奥迪A6国产才步入全面本地化的正轨。宝马与华晨在经过短暂的磨合期之后,“开放与融合”逐渐成为共识,伴随能扩工程启动和发动机国产,华晨宝马迎来了爆发期。
截至目前,华晨宝马大东工厂、铁西工厂和发动机工厂还在继续扩张,到2013年底将拥有30万辆产能,而位于铁西工厂内的研发中心也将于2013年内开业,在铁西工厂附近的新发动机工厂也已开始建设,预计2016年投产宝马最新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从产销规模看,2004年,华晨宝马的产量只有几千辆,2012年达到15万辆,今年的目标是突破20万辆,其中刚刚过去的6月份实现销量2.5万辆。
7月5日,以“同行同悦”为主题的华晨宝马10周年庆典在铁西工厂新落成的主办公大楼举行。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介绍说,这座新大楼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开放,所有员工进出铁西工厂都从这里经过,而铁西工厂所生产的每一辆汽车都穿过这座办公楼,这样所有员工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工厂的生命力。他说:“我认为中国梦不会仅仅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合资企业将是这个梦想的一部分。”
新建成的铁西工厂正成为全球高档汽车制造标准的新标杆。宝马集团董事艾希纳说:“在铁西,我们共同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工厂。没有任何其他工厂拥有比铁西工厂更先进、更环保的喷漆车间和冲压车间。”
在铁西工厂,记者看到,采用6序伺服式冲压机的冲压生产线速度更快,每分钟可完成17次冲压作业;精度最高,万吨级冲压机的精度高达0.1毫米;环保性最高,封闭式作业噪音低、灰尘少,确保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生产质量。据介绍,铁西工厂涂装车间在电力和水资源消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以及废水排放量上,只有10年前的三分之一,远低于当前国际涂装车间各项能耗及排放指数的平均值。
当天的庆典活动上,一场由员工唱主角儿的舞台剧节目从各个层面阐释了华晨宝马在制造工艺品质上的精益求精,在公司文化建设上的强大凝聚力。一名外籍员工用不甚标准的中文说:“来的时候我不想来,走的时候我却不想走。”沈阳这块东北热土作为宝马的第二故乡正变得触手可及。
事实上,华晨和宝马的合作已经跨越了宝马品牌本身。祁玉民说:“十年风雨同舟,华晨和宝马建立起深厚友谊,成为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战略合作伙伴。宝马对华晨给予了全方位大力支持,这种支持是真心诚意的。在多种车型开发中对华晨予以支持,现在这种支持还在扩大。”
今年6月份,华晨集团旗下新晨动力宣布得到宝马授权,投产N20发动机。该款机型是目前宝马在华仅有的一款国产发动机,技术先进。同时,宝马正在帮助华晨开发新一代中华轿车和高端金杯商用车。在记者看来,宝马对华晨的援助模式正在开创新的行业先河。至少,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方式是拥有25年历史的一汽奥迪做不到的,更令北京奔驰望尘莫及。
祁玉民说:“实践证明,一个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华晨是合资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将为合资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这也符合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战略利益。相信宝马一定能使对华晨的整车、发动机支持项目得到更有效、更高质量的实施,这对于华晨在新的平台上更好、更快发展将起到重大深远的积极作用。”
尽管,宝马对华晨的“开放与融合”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但就结果来看,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样板。在这个双赢的舞台上,不仅仅是华晨,宝马更实现了快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