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汽协还没有公布上半年的销量数据,但各个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公布上半年的销售情况。与前两年的个位数增长甚至负增长相比,今年上半年车企普遍“大丰收”。前5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907.72万辆和902.81万辆,同比增长13.49%和12.56%,保守估计,上半年的产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在经过两年的低增长之后,再次恢复两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其中,吉利集团上半年累计销售26.3万辆,同比增长19%,完成全年目标47%;上汽乘用车上半年累计销量已达到10.5万辆,同比增长16.8%;比亚迪上半年累计销售26万辆,同比增长26.2%。与这几个企业相比,也有一些自主品牌车企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1~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03.54万辆,同比增长14.47%,增幅较前4个月回落1.78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80%,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09个百分点。
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滑,让自主品牌的生存危机论再次甚嚣尘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提出,中国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却主要处于组装环节和零部件制造环节,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企业利润中,95%以上被外资企业赚走。究其原因,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主要处于组装环节和零部件制造环节,缺乏核心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即便在合资企业中,关键零部件依旧由外方牢牢掌控,如大众大连DSG变速箱工厂,就是大众独资的。
此外,自主品牌普遍品牌溢价低,而产品力也无法有效地形成突破,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相对低端地位。但这也并非绝对。这两年来,自主品牌分化的趋势逐渐明显。以上汽、吉利、比亚迪、长城和长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领军企业逐渐凸显,并以产品力带动品牌力的提升。而一些小的自主品牌则逐渐边缘化,只能依靠一些别的产业来补贴汽车。
这也是国内汽车产业与其他国家的区别之一。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每个国家都只有两到三个汽车品牌,如德国只有大众和三大豪华车品牌,法国目前也只剩雷诺、标致雪铁龙,日本是丰田、本田和日产,韩国则是起亚和现代,但在中国,目前却有大大小小几十个自主品牌,这并不符合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所说的,自主品牌的生存困局在未来两到三年里都很难改观,而在今后三到五年内,将会有超过一半的自主品牌汽车无法存活。
另一方面,跨国车企的野心,也一点点侵蚀着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在中国顺风顺水的大众,已经在年初放言要着手推出一款5万到6万元的廉价车,主要销往中国和印度市场。大众计划,到2018年在中国的年产能将扩大到400万辆,占据中国汽车市场25%左右的份额。与此同时,近两年失意的丰田、本田也磨刀霍霍。近日,本田还发布了在华的2015年战略规划,3款全新动力总成和12款新车型将密集导入中国。
如何在愈发严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看来,光靠模仿的外观、大空间和性价比取胜已经行不通了。以长安、上汽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这些年来在研发力、产品力上下了不少工夫,包括逸动、睿骋、荣威550、荣威950和帝豪EC7等车型在设计、品质上都获得了一致认可,提升了品牌溢价。但也有一些企业,仍然在重复低价、低质和模仿的老路,这些企业,基本都有很长的产业链,涉足房地产、煤矿等业务,因此,即便汽车销量低,但依靠国内的零星销量和国外市场的销售,也勉强能维持。这样的企业,他们并不愿意在研发和工艺上投入太多资金,因此也不会有什么大发展。一旦市场行情变差,或者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被淘汰。
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日,瑞士信贷银行就针对中国车市发布了一则研报,预测2015年之后中国车市的销量有可能停涨10年。其判断依据是,继2011年和2012年的低速增长之后,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同比增幅大约为8.4%,乘用车为8.1%,但这一恢复性增长属于对过去两年的回补,2015年或2016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零增长期,或将长达10年之久。
不过,瑞银并没有对中国汽车行业一棒子打死,依然维持“中性”评级,只是认为各车企表现将两极分化,而不是同时涨跌。在瑞银负责人看来,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8000万辆,按每年2000万辆的销量计算,三到四年后中国汽车总保有量将翻倍,但中国城市的基建速度扩张有限,同一时期内城市道路预期仅能增长10%至20%,诸多城市将难以容纳汽车数量高速增长。
如果预言应验的话,那么,到2025年的时候,究竟还有几家自主品牌车企能够存活,是个值得每个自主品牌车企仔细掂量的严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