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16日   18 版)

    范海涛

    郑冬花

    郑永健

    郑向生

    洛桑金巴

    夏留女

    徐兆学

    徐克成

    耿云瑶

    贾丹兵

    贾合义

    郭庆刚

    钱月宝

    陶依嘉

    343 郑冬花

    郑冬花,女,汉族,1971年11月生,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影城清洁工。

    面对客人遗失的12.8万元现金,家庭贫困的郑冬花毫不动心,将巨款归还失主。10年来,郑冬花捡到的财物折合人民币达30多万元,被誉为“最美清洁工”。

    2011年9月的一天晚上,郑冬花清扫放映厅时,发现座椅下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郑冬花没有多想,将包捡起,习惯性地原封不动交给影城的办公室。还没等清点登记,就见一对小夫妻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在他们准确说出包内东西后,负责清点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包内装有12.8万元现金,是夫妻俩准备买新房的首付款!面对失而复得的巨额现金,夫妻俩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声道谢。他们拿出1000元感谢郑冬花,被婉言谢绝。郑冬花说:“不是我的钱,我一分也不能要!”

    在上饶影城,电影散场后第一时间清扫卫生的郑冬花经常能发现遗忘在影厅的各类财物,但她从未动心过。无论是几十元还是十几万元,她捡到后,总是第一时间交给影厅登记,以寻找失主。

    其实,郑冬花并非不需要钱。丈夫患有严重糖尿病,女儿正读中学,每年丈夫高额的医药费和女儿的学费生活费,让她有限的工资显得杯水车薪。但屡屡面对“巨款”,她从没有将其视为“诱惑”。在她看来,只有通过诚实劳动赚的钱,才真正是自己的。

    郑冬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342 范海涛

    范海涛,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河南孟电集团总经理。

    范海涛承诺还给家乡群众碧水蓝天,承诺让南李庄的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为履行承诺,多年来他一直在坚守、在投入。

    2007年10月26日,一声巨响,8个高耸的烟囱和凉水塔轰然倒地。范海涛眼睛满含热泪,为支持政府生态建设计划和群众对清洁环境的期盼,孟电集团20年的心血、巨额的资产一瞬间化为乌有。此前,范海涛在2003年已经关停了3条污染严重的立窑水泥生产线,为此企业损失6000万元。

    孟电集团开发孟电花园小区时,曾向住户承诺双气入户。可是当年冬天,由于设备不到位,无法为小区供暖。为了兑现承诺,范海涛决定从水泥公司供热锅炉往小区架设临时供热管道,准时供暖,设备到位后,再拆除临时管道,为此企业额外增加损失400万元。

    2008年2月,范海涛当选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他承诺,用3年时间,让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10年,他从企业挤出1.6亿元,不让村民出一分钱,为全村351户村民每户建造一套270—290平方米的新式别墅。2011年再次筹集3000万元,在建新社区节约下来的土地上,建设家居建材城和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500个就业岗位,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2013年3月,他又挤出160多万元,用于建设1100多平方米的老年中心。

    范海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44 郑永健

    郑永健,男,汉族,1976年4月生,中共党员,青海天桥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十几年来,郑永健坚持诚信经营、顾客至上的理念,从不卖假冒伪劣产品,连续多年保持经营产品质量100%合格率,树立了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一面旗帜。

    1986年,年仅10岁的郑永健随父从浙江迁居到青海省西宁市。当时一家七口全靠父母弹棉花维持生计。还在读初三的郑永健决定辍学经商。弹棉花的父亲一生实实在在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的风格,深深影响了郑永健。他深深悟出了“经商先做人,诚信重如金”的道理,并开创了如今蒸蒸日上的事业。

    郑永健注重诚信经营,创立企业品牌,赢得市场信任,秉承“人诚品真,以信立业”的宗旨,坚持人情面子货不进、假冒伪劣货不进、“三无”产品货不进,从源头上杜绝劣质商品流入商场。他自觉接受监督,设立“3·15”投诉联络站、顾客投诉办公室,聘请社会监督员,每年召开2—4次监督员座谈会,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他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成立了为民服务小组等。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安置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200余人。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在2012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倡导的“百企联百村”活动中,投资220万元为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近年来累计为下岗特困职工、失学儿童和灾区群众捐款捐物达700余万元。

    345 郑向生

    郑向生,男,汉族,1963年5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党委委员、坪田村党支部书记,江西青松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91年,28岁的郑向生独自走出大山闯荡,靠着诚实守信起家兴业。经营管理企业10多年来,他从未欠过、赖过任何一笔款项,从未拖欠过工人一分工资。

    2003年,他筹资开办一家烟花鞭炮厂。当时,一家公司与他签订了100多万元的订单合同,后来因资金周转困难,临时毁约,按合同应当支付高达30%的毁约金。郑向生了解情况后,分文未收,他说:“不能落井下石,要凭着良心做事。”

    2005年9月,坪田村因修水泥公路背上2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那时郑向生的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好时候。镇党委、政府找到他,要他回坪田村担任支部书记。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是家乡养育了我,现在群众需要、组织信任,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出力!”担任村支书以后,他为村民找到开发有机农业的脱贫良策。为带动村民创业,解决后顾之忧,他决定由公司给有机种养农户补贴,并利用公司固有渠道帮助销售,当年就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多元。担任村支书8年时间,郑向生不但一分钱工资不领,还垫付200多万元为村里搞建设。如今,村里建起新村部,创建文化园,安装路灯,家家户户建起新房、通了自来水。

    郑向生荣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46 洛桑金巴

    洛桑金巴,男,藏族,1952年7月生,西藏自治区拉萨远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洛桑金巴自2000年10月创办拉萨远大建材公司以来,始终强调“诚信为本、诚实经营”。他认为,诚信是企业的魂,魂聚则业兴,魂散则业衰。坚守企业诚信,对顾客把产品质量摆在第一位,对员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社会承担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责任。

    洛桑金巴按照“塑灵魂、严管理、讲质量、求生存、增效益”的思路,在全区水泥企业中率先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成立10多年来,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公司还制定推行企务公开的实施规则,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心理归属感。洛桑金巴十分重视职工权益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并按国家政策法规为员工足额缴纳各项保险费用,从不拖欠、克扣工资。10多年来,公司劳资关系十分和谐,未发生一起违法用工与重大劳动争议事件。安全生产是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洛桑金巴经常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活动,10多年来,公司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在环保方面,他信守诺言,累计斥资732万元用于企业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了企业生产粉尘和烟气排放浓度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目标。

    洛桑金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第三届中国民营经济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347 夏留女

    夏留女,女,汉族,1949年8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七团一连退休职工。

    丈夫因病不幸逝世,每月只有300元病退工资的夏留女自强不息,独自照料80岁的母亲和未成年的儿女,把丈夫留下的欠款和他人的资助款全部还清。

    1997年11月25日,夏留女患癌症的丈夫走到生命的尽头。夏留女除了忍受丧夫之痛,还要扛起家庭重担,因为家里还有年近80岁的母亲和未成年的儿女。丈夫治病欠下了2万多元,对于年近50岁,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脏病,每月只有不到300元病退工资的夏留女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一家人要吃要穿,儿女要上学,连队为她们垫付的生活费也要还。做人要诚信,欠钱必须还!夏留女下定决心,就是拼了命也要把这些借款还掉。

    在连队支持下,夏留女开出一块2亩多的地,种植蔬菜换取微薄收入。这个身高不到1.5米的老太太,用扁担挑着三四十公斤蔬菜到离家8公里的团部摆摊,卖菜换来的钱,一小部分贴补家用,大部分存零为整用于还账。

    就这样,夏留女用了近10年时间,省吃俭用,克服种种困难,硬是将所有欠款一笔笔还清。

    尽管生活艰难,但是,不论是汶川、玉树地震捐款,还是向团场困难职工群众捐款捐物,夏留女都积极参与。儿子工作后家庭负担稍稍减轻,她主动找到连队退出最低生活保障户。她说,再苦再难,也要做一个有信有义的人。

    夏留女荣获兵团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348 徐兆学

    徐兆学,男,汉族,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教员。

    “坚持当个好兵,坚持做个好人。”1983年12月,徐兆学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就给自己定下这个庄严承诺。一诺千金30年,他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忠实履行承诺。

    入伍第一年,徐兆学就被部队评为训练标兵,并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当上了班长。当班长期间,全班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四次受到上海市公安局嘉奖。

    1988年10月,徐兆学退伍回到家乡,组织安排他到盐城市缫丝厂任人武干事。1994年7月,苏北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盐都区三个镇灾情严重。徐兆学带领民兵应急分队,守护朝阳河大堤九天九夜。当时,徐兆学离家仅一河之隔,老母亲卧病在床,家里房屋进水。但他电话里嘱咐大哥照顾好母亲,自己坚守在防洪岗位,没有离开河堤一步。

    2002年1月28日上午,徐兆学突然鼻子出血不止,晕倒在民兵训练现场,经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疗期间,他始终保持顽强斗志和乐观精神,主动配合治疗。病痛的折磨没有击垮他,他说:“只要死不了,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坚持当个好兵。”在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他就到人武部上班。2005年6月,省军区首次组织大规模民兵分队实弹射击考核,他主动请战,每天和民兵一起训练10小时以上,好几次鼻子流血,走路都踉踉跄跄,但硬是坚持到考核结束,还创造了民兵导弹射手首发命中的纪录。

    徐兆学荣获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49 徐克成

    徐克成,男,汉族,1940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

    10多年来,徐克成设定“不收红包、不拿回扣、不接受吃请”的“高压线”,带领全院始终坚守这个承诺,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

    2001年,徐克成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创办之初,他秉持“科技兴院、诚信立院、博爱办院”的宗旨,坚持按社区门诊标准收费,让群众享受医疗费用降低的实惠;他坚持采取优选法的治疗原则,选用最佳治疗方案,不过度检查、用药,不过度治疗,控制病人用药比例在22%以下;他还先后救助了268名贫困病人,减免治疗费用458万元。

    2009年,他在湛江的一次义诊活动中见到卵巢癌患者彭细妹。“巨大的肿瘤将她的肚子撑得快穿不了裤子,下肢也肿如象腿,别说走路,连平坐都气喘吁吁。”他立刻掏钱让她去做了超声检查,并叮嘱她要尽快治疗。细妹说,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她不想治疗了,因为怕连累家人,已在外面流浪了两年。徐克成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当即“打保票”:“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回到广州后,徐克成信守承诺,马上派人驱车500公里去湛江把细妹接到广州,为她切除重达55公斤的肿瘤,复大医院为她的治疗整整花了18.68万元,医院还包了细妹的食宿,让她静养身体。如今,彭细妹成了复大肿瘤医院志愿者站“招牌”,每天微笑着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她说:“徐院长就好像我父亲一样,我留在这里,要把爱心传递下去,给更多病人带去温暖。”

    徐克成荣获“广东好人”、年度感动广东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350 耿云瑶

    耿云瑶,女,满族,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神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耿云瑶从开办夫妻小药店到后来成立大企业,始终秉承“诚实守信、办店为民”的宗旨,坚持“诚信服务、不卖假药”的承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企业经营过程中,耿云瑶提出“医护人员跑两步、患者心里热乎乎”、“百姓是老板、员工是主人”等服务理念,率先对家庭困难患者实行“四免一同”优惠政策。随着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出“卖不对症的药就等于卖假药”、“不让老百姓家里有药匣子”等经营理念。她成立科学用药指导办公室,对员工进行经常性培训,要求对顾客服务到位、咨询参谋到位、用药指导到位。她还在大药房成立药店综合管理办公室,不定期对各药店的服务质量、销售情况、近效期药品等进行检查。

    耿云瑶接管原春光制药公司后,有一些原来积压的半成品,如果继续加工这些半成品,可以省下上百万元资金。但她为保证产品质量,经报请相关部门同意,将这些半成品和满满两卡车近效期成品药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问题胶囊”事件发生后,她立即组织自检,严查制药公司胶囊进货、药品出厂和大药房公司药品进货渠道,逐一写出检查报告送药监部门,并下架停售40多家直营药店的2700余个胶囊品种。

    耿云瑶荣获第三届吉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四平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351 贾丹兵

    贾丹兵,女,汉族,1955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院长。

    贾丹兵坚持以诚为本,把诚信作为推进医院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她带头向社会作出五项承诺,立下“四不”铁规,廉洁行医、净化医风,倾力打造行业清风。

    贾丹兵严控病人住院时间,提高检查速度,缩短就诊周期,使病人的治疗费用比同类医院低20%—30%,每年为病患节约费用近百万元。16年来,她足迹遍布内蒙古、黑龙江60多个市县,坚持为群众送医送药。

    贾丹兵抓住纯洁医德、净化医风这个根本,带头向社会做出“不收红包、不接受吃请、不搭车开药、不私收乱收费、不过度检查”的五项承诺,推动制定了《医德医风奖惩规定》,把服务质量与评选先进和立功受奖、选学研修、晋职晋级挂钩。《规定》出台后,医院先后公开处罚14名违规医护人员,表彰了一批批先进科室和个人,有效净化了风气。

    贾丹兵敢于破除“潜规则”,大力推行“三级压价、四级联审”机制和“七公开”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她定下“不在家里接待商家、不单独谈项目、不参加非正规活动、不允许家人在医院承揽业务”的“四不”铁规,并严格遵守,被誉为“阳光院长”。

    贾丹兵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8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352 贾合义

    贾合义,男,汉族,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爱菊粮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贾合义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企业粮油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多年达到100%,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放心馒头”和“放心豆制品”生产基地。

    20年前,他挑起爱菊公司前身——群众面粉厂的重担时,爱菊牌面粉年销量由当初300多万袋猛减到100多万袋,企业年亏损200多万元。贾合义态度鲜明地对千余名员工说:“做粮油就是做良心!我们要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坚持质量第一,总有一天市民会争着买爱菊产品,我们一定会走出困境!”他率先取消“增白剂”、“增筋剂”、“散装油”,坚决摒弃不法商家用硫磺熏麦面的做法。20年里,爱菊粮油合格率年年达到100%。

    2009年前后,“毒馒头”、“毒豆芽”、“地沟油”等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贾合义主动请缨,参与市政府组织的“放心馒头”、“放心食用油”创业活动,先后投资1.5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放心馒头”和“放心豆制品”生产基地。因为投入大,放心食品创业活动运行7个月,企业仅“放心馒头”就亏损近200万元。为了尽快扭转亏损局面,他没有涨价,而是采取措施,创办以“公司+农户+科研”为主导的订单农业,在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建立了共7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同时,新建700多家粮油、熟食便民超市,购置了150多辆送货车,让爱菊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村镇,送到老百姓身边。放心食品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赢得了信誉、带来了效益。

    贾合义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53 郭庆刚

    郭庆刚,男,汉族,1967年3月生,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双庙村村民。

    2008年,郭庆刚与人合伙收购大姜的生意陷入困境,合伙人卷走120万元货款。郭庆刚面对本来应该共同偿还的贷款,没有逃避,用5年时间还清欠款,生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道德理念。

    2006年,郭庆刚与戴某一起做大姜生意。按照当地惯例,他们每次都是先以赊账方式购进大姜,销售后再付款给姜农。2008年,戴某与郭庆刚给302户姜农打下120.75万元欠条,然而不久戴某就携款消失。面对困境,郭庆刚没有逃避,他向姜农郑重承诺,“所有欠款我一个人还!”

    为尽快还清欠款,郭庆刚没日没夜地干。生意忙时,晚上通宵装集装箱,白天走村串户收大姜,很难睡上一个囫囵觉,有时忙一天饭都顾不上吃。他的妻子、女儿也都在洗姜厂里帮忙。去年10月,郭庆刚的妻子被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后,一家人仍然坚持偿还了15万多元的债务。郭庆刚做一年生意能有二三十万元的利润,但他们一家人却过得极其清贫。

    几年来,郭庆刚每天的饭菜总是煎饼、馒头和咸菜,好衣服舍不得买一件,用的手机还是6年前花100多元买的,他身边最值钱的东西便是用了8年的两轮摩托车。但是,洗姜厂每年2.6万元的租赁费,20多个工人的工资,他没欠过一分钱。最终,他把“欠账”还清了,诚信度越来越高,赢得姜农信赖。

    郭庆刚获得山东省道德模范、青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54 钱月宝

    钱月宝,女,汉族,1949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总裁,常熟市虞山镇梦兰村党委书记。

    40年来,钱月宝恪守诚信为本,靠信誉和质量把一个村办手工作坊发展成总资产35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把落后的梦兰村建成“中国十佳小康村”。

    创业伊始,钱月宝就把信誉当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1983年,钱月宝谋划转向自产自销,但接到第一个大订单时,却遭遇员工纷纷跳槽的窘况,80余人只剩下8个人。钱月宝顶住压力,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订单,保住了企业信誉。

    2006年10月,钱月宝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梦兰集团为某不锈钢企业做信贷担保。但该企业资金链断裂,让梦兰集团陷入巨大危机,一旦处理不好,成千上万的员工将面临失业,众多相互担保的企业要受牵连,数百户梦兰村村民的利益将不再有保障。钱月宝承受巨大压力,毅然承诺偿还债务。偿还的债务中,相当一部分并非由梦兰集团担保,可以向银行申请减免部分利息。但钱月宝宁愿让企业吃亏,也不让国家和群众利益受损。为此,她承担了4亿元债务,所有贷款、利息从未逾期。

    2000年,梦兰品牌荣获中国家纺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梦兰品牌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梦兰保持了40年没有质量纠纷的良好纪录,赢得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

    创业伊始,钱月宝就坚持村企共建。镇里推行企业改制,她坚持为村里留下30%的股份,让村民变股民。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2012年每股分红达2250元。

    钱月宝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55 陶依嘉

    陶依嘉,女,汉族,1952年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第一医药商店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每月20日,陶依嘉都会与市民相约在南京路,为他们免费提供医疗检查、咨询服务。这,已经坚持了30多年。

    1982年3月,陶依嘉和5名民兵团员,在上海南京路推出了第一辆为民服务小车,为过往行人免费提供量血压、称体重等服务。不少阿婆老伯既惊喜又疑虑,“下个月还来不来?”面对满含期盼的目光,陶依嘉说:“我们每个月都来!”

    30多年来,陶依嘉也有艰难时刻:2006年6月,陶依嘉做了一次手术,刚刚拆线出院,第二天一早,她硬是咬着牙、流着冷汗,出现在服务台前。“确实有一次,我失约了。”那是1984年2月14日,陶依嘉的女儿诞生,这个月,她卧床休息。然而,女儿出生刚满两个月,她就带着小宝宝出现在南京路,继续为群众服务。

    如今,陶依嘉的服务摊位由最初的小车成长为固定设摊,从传统的柜台式服务转变为电话热线服务。以她名字命名的“依嘉医药热线”,已经接听1.9万多个电话,为群众送去急救药品近200件,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

    陶依嘉虽然已经退休,但每月20日,她依然与市民相约在南京路。

    陶依嘉荣立三等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军英模、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专题

分享到: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