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穿越时空
如果科技发展的时针拨得快一些,让100年前的人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历史的书写会不会随之改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9岁的教师莱昂奔赴沙场。临行前,他在自己的“脸书”里发文:“今天是我睡在玛黛丽娜身边的最后一晚,虽然非常自豪终于可以效忠于国家,但是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不过,这个年轻的战士很快投入到新生活。他把战场上的点点滴滴分享在自己的社交账号里——训练、食堂、战壕、爆炸、敌军的剪影——每一张照片都收获了朋友们的“赞”。
老派教师摇身一变成了微博控,一路上,他发布了200多条记录。朋友们的回复让他不再孤单。直到牺牲前,莱昂还用尽力气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最后的讯息:“我很害怕,玛黛丽娜,我爱你,他们来了。”之后,莱昂的“脸书”再也没有更新,他的妻子在这条日志下面疯狂地留言,不断呼唤着莱昂的名字。
时光当然不能倒转。这个故事只是法国某博物馆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展览进行的宣传活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利用“脸书”的平台,从小人物的生活切入,结合真实的照片,让历史讲述不再枯燥。这种时髦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观众比平时多了近一半。
遗憾的是,当年的莱昂只有日记本,同时代的故事大多被掩埋在尘土中,历史就此错过了许多动人的细节。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莱昂发布的那些照片,大多属于军事机密,就算真的有社交网络,待到后人去翻阅时,也许只剩下一个个不明所以的黑洞——“该照片已删除,请联系管理员”。
蚂蚁编织社交网络
不仅人类,蚂蚁也有自己的社交网络,只是它们不玩自拍、不晒隐私,只谈正事儿。
在过去的25年里,科学家对300个蚂蚁群落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它们的网络算法技术与人类所采用的一些工程解决方案高度相似。比如,一只满载而归的沙漠蚂蚁会触发下一只觅食的蚂蚁出发,这很像人类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网络TCP协议的正反馈机制:一个数据包的抵达确认信号会激发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开始。
不仅如此,蚂蚁们还非常有先见之明,为网络打了“补丁”。在树上觅食的蚂蚁,担心树枝折断引起蚁群损失,设置了双向环圈的路线前进。这样,两个方向的蚂蚁流不断交换,有利于他们及时感受到树枝的折断,立刻重建网络。
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并不亚于人类工程师。为了解决埋在地下的光纤通讯网络容易被挖断这个问题,人类就参考了蚁群的做法,使用了环圈通讯网络。未来的某一天,蚂蚁们说不定真能给人类的工程学界更多的启迪。
一只蚂蚁可能没有什么智慧,就像一个孤立的数据没有什么意义。庞大完整的蚁群体系,在不断进化中形成了网络,这种累积而成的高度协同体系或许连我们都望尘莫及。物种有差异,智慧无区别。即使可以忽略它们渺小的身躯,也不能轻视它们身上流淌的时间。
软件屏蔽好友
古代人玩微博,小蚂蚁搞社交,真正活在当下的人类却开始研究如何逃离他人目光的囚禁了。
当你去了哪里、吃了什么、几点睡觉都可以被不熟悉的人看到并且品头论足时,日子确实过得有点不清爽。最近诞生的一款名为“他人即地狱”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帮助这些人将“反社交”进行到底。
这款程序与自己的社交网站账号绑定后,会生成一个“好友地图”,其中,令人烦躁的橙色图标代表好友最近常去或者现在就在的地点,让人舒服的绿色图标告诉你,哪些地方相对安全,可以避免不想见到的人在街角的咖啡店,突然出现。
当一群人孜孜不倦地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时,另一小撮分子却在进行顽强抵抗。他们在社交网站里设置“密友”“分组可见”,限制分享人数、好友数量,将社交变成小圈子的游戏。有的“反社交”网站甚至直接把用户的信息彻底删除,聊天全靠好记性。
可是,所谓的“反社交”不还是建立在社交网站提供的用户信息基础上吗?反对了半天,最后变成了自己反对的那种人。或许,这不过是一种姿态,要想彻底清净,把手机关了不就行了?